[发明专利]一种网电目标行为分析方法及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210180356.2 | 申请日: | 2022-02-25 |
公开(公告)号: | CN114741575B | 公开(公告)日: | 2022-11-08 |
发明(设计)人: | 邢瑞阳;陈力;张明明;杨伟程;郑瑾;张永光;姜建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人民解放军63921部队;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三十六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G06F16/906 | 分类号: | G06F16/906;G06Q50/06 |
代理公司: | 北京天达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有限公司 11386 | 代理人: | 许志宏 |
地址: | 100094***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目标 行为 分析 方法 装置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网电目标行为分析方法及装置,涉及网络电磁(网电)技术领域,解决了现有技术缺乏网络电磁环境下的网电目标行为分析的问题。一种网电目标行为分析方法,包括:采集多条历史网电态势数据,对每条历史网电态势数据依次进行分类、标注及层内节点关联,得到对应的逻辑层节点数据和用户层节点数据;对每条历史网电态势数据对应的逻辑层节点数据和用户层节点数据分别进行特征提取,并基于特征提取结果构建网电指纹特征库;获取网电目标的实时网电态势数据,并基于所构建的网电指纹特征库对该实时网电态势数据进行网电目标识别及行为分析。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网络电磁(网电)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网电目标行为分析方法及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关于网电目标的网络特征信息基本上都是通过互联网及其他公共信息网络的有线环境进行获取,这种获取途径相对于基于电磁频谱获取网络特征信息的方式要容易的多,但是所能获取的信息非常有限。而电磁频谱中携带了众多特征信息,如何基于这些特征信息进行网电目标的行为分析,是亟需解决的问题。
发明内容
鉴于上述的分析,本发明实施例旨在提供一种网电目标行为分析方法及装置,用于解决现有技术缺乏网络电磁环境下的网电目标行为分析的问题。
一方面,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网电目标行为分析方法,包括:
采集多条历史网电态势数据,对每条历史网电态势数据依次进行分类、标注及层内节点关联,得到对应的逻辑层节点数据和用户层节点数据;
对每条历史网电态势数据对应的逻辑层节点数据和用户层节点数据分别进行特征提取,并基于特征提取结果构建网电指纹特征库;
获取网电目标的实时网电态势数据,并基于所构建的网电指纹特征库对该实时网电态势数据进行网电目标识别及行为分析。
在上述方案的基础上,本发明还做出了如下改进:
进一步,所述基于所构建的网电指纹特征库对该实时网电态势数据进行网电目标识别及行为分析,包括:
将实时网电态势数据与所构建的网电指纹特征库进行匹配,
若成功匹配出终端节点和/或用户层节点,则从实时网电态势数据获取相应的终端节点数据和/或用户层节点数据;
否则,则通过分类、标注及层内节点关联的方式确定实时网电态势数据中的终端节点数据和/或用户层节点数据;
然后,对获取的终端节点数据和/或用户层节点数据进行行为分析。
进一步,所述逻辑层节点数据包括传输节点数据、交换节点数据和终端节点数据;其中,
所述传输节点数据包括传输节点的辐射源地址和网络地址信息;所述辐射源地址包括辐射源ID;
所述交换节点数据包括交换节点的网络地址信息和OSPF路由信息;
所述终端节点数据包括终端节点的网络地址信息、终端名称、终端ID、终端服务类型及TCP/IP数据;
所述用户层节点数据涵盖网络协议报文及网络数据流,包括业务通信网络地址和业务识别ID。
进一步,通过执行以下操作获取所述网电指纹特征库:
解析逻辑层节点数据,提取逻辑层节点的辐射源指纹特征、网络地址指纹特征、网络拓扑指纹特征及网络终端类型指纹特征;
解析用户层节点数据,提取网络业务指纹特征;
基于终端节点数据和用户层节点数据,获得网络行为指纹特征;
汇总提取到的辐射源指纹特征、网络地址指纹特征、网络拓扑指纹特征、网络终端类型指纹特征、网络业务指纹特征及网络行为指纹特征,构建得到网电指纹特征库。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人民解放军63921部队;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三十六研究所,未经中国人民解放军63921部队;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三十六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180356.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容器流量的监控方法及bpf控制器
- 下一篇:一种耐海洋环境用设备安装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