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用于低位保肛术的检查用造影管在审
申请号: | 202210182354.7 | 申请日: | 2022-02-25 |
公开(公告)号: | CN114367001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4-19 |
发明(设计)人: | 蓝文婷;阮新忠;刘东方;尹学青;李天祎;曹跃鹏;潘宇宁 | 申请(专利权)人: | 宁波市第一医院 |
主分类号: | A61M25/10 | 分类号: | A61M25/10;A61M25/00 |
代理公司: | 宁波市道同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3478 | 代理人: | 郑盈 |
地址: | 315499***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用于 低位 保肛术 检查 造影 | ||
公开了一种用于低位保肛术的检查用造影管,其中,所述检查用造影管为新型的适配于低位保肛术的检查用管。特别地,所述检查用造影管在被安置到直肠内后能够将特定直肠段密封以使得从所述检查用造影管内排出的造影材料不会因生理反应而被排出。并且,所述检查用造影管能够将造影材料施加于直肠内的预设位置,以对预设直肠段处进行基于影像的检查。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医疗器械领域,尤其涉及用于低位保肛术的检查用造影管。
背景技术
结肠癌发病率逐年升高,已位居全球恶性肿瘤的第4位。在我国,低位或者超低位直肠癌占全部直肠癌的70.0%-80.0%,超低位保肛手术是近年来比较期待被采用的手术方案。
目前医学界公认保肛距离为肿瘤距离肛门7cm,保肛手术极限是5cm,随着技术及治疗手段的不断提升且仅仅出于肿瘤学安全考虑而不加区别地拿掉患者肛门是不人道的治疗方案,因此外科医生从未停止对保肛手术的探索。随着外科设备和手术技术的不断发展,经肛腔镜、手术机器人发展大大提高了吻合口完整性和安全性,使得保肛成功率和安全性大大提高。在低位保肛手术中,直肠癌经括约肌间切除术后腹部无切开,同时保留住了肛门及肛门内括约肌,不需要长期造瘘,大大提高了患者生存质量。
低位保肛术需做暂时性的结肠造瘘,一般约3个月后进行造瘘回纳术,手术前需对原直肠下段吻合处行泛影普胺造影。但是由于低位保肛术或多或少对肛门括约肌造成了损伤,导致传统的造影材料根本无法很好地停留在该段直肠内。具体地,传统的造影技术为气钡双重造影,造影材料可选择气体、稀钡造影剂或者泛影葡胺造影剂,当造影材料充入待检查直肠段时,由于人的自然生理反应会将造影材料通过放屁的方式排出,而使得检查失败。
同时,传统的气钡双重造影法无法选择性地进行对特定肠段进行造影,必须全程直肠充气,一方面造影剂对患者检查造成了很大的不适感,另一方面,也是造影材料的浪费。
也有一些医院尝试使用肠镜检查的方案,但肠镜检查只能看到直肠的腔内情况,而无法观察吻合口瘘的整体情况,同时肠镜检查的费用相对于造影检查的费用更高,部分患者还无法配合等缺陷。
因此,需要一种用于低位保肛术的术后检查方案。
发明内容
本申请的一优势在于提供一种用于低位保肛术的检查用造影管,其中,所述检查用造影管为新型的适配于低位保肛术的检查用管。
本申请的另一优势在于提供一种用于低位保肛术的检查用造影管,其中,所述检查用造影管能够将造影材料施加于直肠内的预设位置,以对预设直肠段处进行基于影像的检查。
本申请的另一优势在于提供一种用于低位保肛术的检查用造影管,其中,所述检查用造影管在被安置到直肠内后能够将特定直肠段密封以使得从所述检查用造影管内排出的造影材料不会因生理反应而被排出。
通过下面的描述,本申请的其它优势和特征将会变得显而易见,并可以通过权利要求书中特别指出的手段和组合得到实现。
为实现上述至少一优势,本申请提供一种用于低位保肛术的检查用造影管,其包括:
管主体,具有位于其内的收容腔和至少一充气通道,其中,所述收容腔用于收容造影材料于其内;
沿着所述管主体的轴向方向且相互间隔设置的第一膨胀固定部和第二膨胀固定部,其中,所述第一膨胀固定部和所述第二膨胀固定部连通于所述至少一充气通道;
设置于所述管主体且连通于所述收容腔的至少一开孔单元,用于允许所述收容腔的造影材料自所述至少一开孔单元排出;
设置于所述管主体且连通于所述收容腔的造影材料接口;以及
设置于所述管主体且连通于所述至少一充气通道的至少一充气接口。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宁波市第一医院,未经宁波市第一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182354.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医学影像样片存储装置
- 下一篇:一种提拉跃动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