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不等径连管型管壳式换热器在审
申请号: | 202210182519.0 | 申请日: | 2022-02-25 |
公开(公告)号: | CN114608357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6-10 |
发明(设计)人: | 胡开艳 | 申请(专利权)人: | 胡开艳 |
主分类号: | F28D7/16 | 分类号: | F28D7/16;F28F9/22;F28F9/24;F28G1/12;F28G15/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625000 四***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不等 径连管型 管壳 换热器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不等径连管型管壳式换热器,属于管壳式换热器领域,通过采用双通换热管代替现有技术中的线型换热管,并在双通换热管的内部引入清洁绳圈,通过细径管和粗径管的内径差,使进入二者内部的热气流具有不同的流速,从而使得二者内部的局部清洁绳圈受到不同等的推力,朝着固定的方向在双通换热管内部自动进行循环移动,在不影响热气流流动换热的基础上,自动实现了对双通换热管内壁的摩擦清洁,提高双通换热管内壁的清洁度,从而有效保证了细径管和粗径管的换热效果,减小了工作人员的清洗频率和工作量。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管壳式换热器领域,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不等径连管型管壳式换热器。
背景技术
换热器是将热流体的部分热量传递给冷流体的设备,又称热交换器。换热器在化工、石油、动力、食品及其它许多工业生产中占有重要地位,其在化工生产中换热器可作为加热器、冷却器、冷凝器、蒸发器和再沸器等,应用广泛。
适用于不同介质、不同工况、不同温度、不同压力的换热器,结构型式也不同,其中按传热原理可分为间壁式换热器(最为广泛的换热器)、蓄热式换热器、流体连接间接式换热器、直接接触式换热器和复式换热器,其中间壁式换热器又可分为夹套式换热器、沉浸式蛇管换热器、喷淋式换热器、板式换热器、双管板换热器(P型换热器)和管壳式换热器(列管式换热器)。
管壳式换热器主要有壳体、管束、管板和封头等部分组成,壳体多呈圆形,内部装有平行管束或者螺旋管,管束两端固定于管板上。在管壳换热器内进行换热的两种流体,一种在管内流动,一种在管外流动,管束的壁面即为传热面。
当采用管壳式换热器对含有杂质的热气体进行换热时,热气体在管束内部流动,在长期换热过程中,气体中杂质会不断在管内壁上附着,造成管内壁形成密集的污垢层,不仅影响管束的换热效果,同时增大了清理频率。
发明内容
1.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不等径连管型管壳式换热器,它通过采用双通换热管代替现有技术中的线型换热管,并在双通换热管的内部引入清洁绳圈,通过细径管和粗径管的内径差,使进入二者内部的热气流具有不同的流速,从而使得二者内部的局部清洁绳圈受到不同等的推力,朝着固定的方向在双通换热管内部自动进行循环移动,在不影响热气流流动换热的基础上,自动实现了对双通换热管内壁的摩擦清洁,提高双通换热管内壁的清洁度,从而有效保证了细径管和粗径管的换热效果,减小了工作人员的清洗频率和工作量。
2.技术方案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不等径连管型管壳式换热器,包括管壳,所述管壳的外端分别固定连接有进流管和排流管,所述管壳的两端分别连接带有进风管的主管箱和带有出风管的副管箱,所述管壳的内壁固定连接有主管板、副管板和多个折流板,多个所述折流板均匀分布于主管板和副管板之间,所述主管板和副管板之间连接有多个均匀分布的双通换热管,多个所述双通换热管分别贯穿多个折流板并与其固定连接,所述双通换热管包括相互平行分布的细径管和粗径管,所述细径管的两端分别贯穿主管板和副管板并与其固定连接,所述粗径管的两端均固定连接有细管头,一对所述细管头分别贯穿主管板和副管板并与其固定连接,所述细径管和粗径管之间固定连接有一对连通管,所述双通换热管的内部设有清洁绳圈,所述清洁绳圈滑动连接于细径管、粗径管和一对连通管内部。
进一步的,所述细径管、细管头和连通管三者的内圈直径相同,所述粗径管的内圈直径大于细径管的内圈直径。
进一步的,所述清洁绳圈包括无弹性连绳和多个形变软刺球,且多个形变软刺球均匀分布于无弹性连绳的外侧。
进一步的,所述形变软刺球包括网壳,所述网壳的外侧设有柔性网套和多个均匀分布的载体球,所述无弹性连绳贯穿网壳和柔性网套的网孔并滑动连接于其内部,所述载体球的外端固定连接有软刷。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胡开艳,未经胡开艳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182519.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