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枇杷叶绒毛提取物及应用有效
申请号: | 202210184202.0 | 申请日: | 2022-02-25 |
公开(公告)号: | CN114306439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5-02 |
发明(设计)人: | 王岳;孙崇德;韩璐阳;曹锦萍;李鲜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大学 |
主分类号: | A61K36/73 | 分类号: | A61K36/73;A61P1/16;A61P29/00;A61K127/00 |
代理公司: | 北京方圆嘉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385 | 代理人: | 朱玲艳 |
地址: | 310058 浙江省杭***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枇杷叶 绒毛 提取物 应用 | ||
本发明涉及一种枇杷叶绒毛提取物及应用,属于药物制备技术领域。本发明提供了枇杷叶绒毛在制备预防和/或治疗炎症的药物中的应用。枇杷叶绒毛提取物能够抑制LPS诱导的NO释放、抑制LPS诱导的炎症因子释放、抑制LPS诱导的炎症相关基因上调表达以及抑制LPS诱导的Jak2和Stat3的基因表达和蛋白磷酸化,实现LPS诱导的炎症的治疗。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药物制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枇杷叶绒毛提取物及应用。
背景技术
枇杷(Eriobotrya japonica(Thunb.)Lindl)是蔷薇科枇杷属植物,其果实、花、叶都可作为药物治疗疾病。枇杷原产于我国,最早有关枇杷的记载的是公元前一世纪的西汉司马相如的《上林赋》。根据《本草纲目》记载,“木高丈余,肥枝长叶,大如驴耳,背有黄毛,阴密婆娑可爱,四时不凋,盛冬开白花,至三四月成实作俅,生大如弹丸,熟时黄色如黄杏,微有毛,皮肉甚薄,核大如芋栗,黄褐色”。目前我国是世界上最主要的枇杷生产国,产地主要分布在长江以南的各省其中三大产区为福建莆田、浙江塘栖、江苏洞庭山。
枇杷叶革质,叶背面密生有灰棕色绒毛,味苦,微辛,性微寒,归肺、胃经。传统枇杷叶的应用过程中,需要将枇杷叶背面绒毛,即枇杷叶绒毛刷掉,单独以枇杷叶肉入药,而枇杷叶绒毛的功能活性尚未可知。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枇杷叶绒毛提取物及应用。本发明发现枇杷叶绒毛的抗炎活性,枇杷叶绒毛提取物能够实现炎症的改善和治疗。
本发明提供了枇杷叶绒毛在制备预防和/或治疗炎症的药物中的应用。
本发明还提供了枇杷叶绒毛提取物在制备预防和/或治疗炎症的药物中的应用。
优选的是,所述炎症包括LPS诱导的炎症。
优选的是,所述炎症包括肝脏的炎症。
本发明还提供了枇杷叶绒毛提取物在制备抑制LPS诱导的NO释放的药物中的应用。
本发明还提供了枇杷叶绒毛提取物在制备抑制LPS诱导的炎症因子释放的药物中的应用;所述LPS诱导的炎症因子包括IL-1β、IL-6和TNFα中的一种或两种以上。
本发明还提供了枇杷叶绒毛提取物在制备抑制LPS诱导的炎症相关基因上调表达的药物中的应用;所述LPS诱导的炎症相关基因包括iNOS、IL-6、IL-1β和TNFα中的一种或两种以上。
本发明还提供了枇杷叶绒毛提取物在制备抑制LPS诱导的Jak2和Stat3的基因表达和蛋白磷酸化的药物中的应用。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预防和/或治疗炎症的枇杷叶绒毛提取物,所述枇杷叶绒毛提取物包括以下组分:奎宁酸、尿苷、巴豆苷、4-O-葡萄糖基-4-羟基苯甲酸、3-咖啡酰奎宁酸、对香豆酸-4-O-葡萄糖苷、原花青素B2、樱桃甙、槲皮素-3-O-槐糖苷、槲皮素-3-O-芸香苷、槲皮素-3-O-葡萄糖苷、柚皮素-6-C-(2”-O-乙酰基)-葡萄糖苷、柚皮苷、橙皮苷、新橙皮苷、橙皮素-7-O-葡萄糖苷、异鼠李素-3-O-葡萄糖苷、橙皮油醇、柚皮素-6-C-(2”,4”,6”-O-三乙酰)-葡萄糖苷、甜橙黄酮、川陈皮素、3,5,6,7,8,3',4'-七甲氧基黄酮、橘皮素和邻苯二甲酸酐。
本发明还提供了上述技术方案所述枇杷叶绒毛提取物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将枇杷叶绒毛进行粉碎,得到粉碎后的枇杷叶绒毛;将粉碎后的枇杷叶绒毛和溶剂混合,提取,过滤,得到滤液;去除滤液中的溶剂,得到枇杷叶绒毛提取物。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大学,未经浙江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184202.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磨具以及使用了该磨具的磨削抛光装置
- 下一篇:树木智能喷涂机器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