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混凝土永存应力测试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210185944.5 | 申请日: | 2022-02-28 |
公开(公告)号: | CN114674660B | 公开(公告)日: | 2022-10-28 |
发明(设计)人: | 樊平;张劲泉;程寿山;郑康琳;王陶 | 申请(专利权)人: | 交通运输部公路科学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G01N3/08 | 分类号: | G01N3/08;G01N29/07;G01N29/11 |
代理公司: | 北京冠和权律师事务所 11399 | 代理人: | 万晶晶 |
地址: | 100000***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混凝土 永存 应力 测试 方法 | ||
1.一种混凝土永存应力测试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步骤一:在待测目标物的测试位置内钻设两个辅助孔;
步骤二:将超声传感器装入所述辅助孔内,测试并记录第一超声数据;
步骤三:对两个所述辅助孔之间的混凝土进行取芯操作;
步骤四:将取出的混凝土制作为样品;
步骤五:对所述样品进行加载测试,记录第二超声数据和加载的压力值;
步骤六:基于所述第一超声数据和所述第二超声数据,确定作为混凝土永存应力计算的所述压力值,并基于确定的所述压力值求出所述混凝土永存应力;
其中,所述步骤六:基于所述第一超声数据和所述第二超声数据,确定作为混凝土永存应力计算的所述压力值,并基于确定的所述压力值求出所述混凝土永存应力,包括:
对所述第一超声数据进行特征提取,获取多个第二特征值;
基于多个所述第二特征值,构建第一特征向量;
分别对各个所述第二超声数据进行特征提取,获取多个第三特征值;
基于多个所述第三特征值,构建第二特征向量;所述第二特征向量与所述第二超声数据一一对应;
计算所述第一特征向量与每个所述第二特征向量的相似度;
以所述压力值为横坐标,所述相似度为纵坐标,构建相似度变化图;
基于所述相似度变化图,确定所述待测目标物的混凝土永存应力对应的所述压力值;
基于确定的所述压力值,确定所述待测目标物的混凝土永存应力;
其中,所述基于所述相似度变化图,确定所述待测目标物的混凝土永存应力对应的所述压力值,包括:
确定相似度变化图中相似度最高的点位为第一点位;
确定相似度变化图中所述第一点位两侧的点位为第二点位;
计算两个所述第二点位对应的相似度的差值;
当所述差值小于等于预设的阈值时,将所述第一点位的横坐标对应的所述压力值作为所述待测目标物的混凝土永存应力对应的所述压力值;
当所述差值大于预设的阈值时,获取相似度较大的所述第二点位远离所述第一点位的点位作为第三点位;
基于相似度较大的所述第二点位和所述第三点位作第一直线;
基于相似度较小的所述第二点位和所述第一点位作第二直线;
将所述第一直线和所述第二直线交汇点的横坐标对应的所述压力值作为所述待测目标物的混凝土永存应力对应的所述压力值;
其中,所述步骤五中加载测试采用压力试验机,采用所述压力试验机在制作的所述样品的两端加载压力,加载分为10-20级,每一级之间的压力作用在所述样品上形成的应力增量小于0.5Mpa,
通过设置在所述样品两侧的超声检测设备进行实时检测,获取所述第二超声数据;
其中,步骤二:将超声传感器装入所述辅助孔内,测试并记录第一超声数据,包括:
在一个辅助孔内安装超声发射传感器并在另一个辅助孔内安装超声接收传感器,通过超声发射传感器和超声接收传感器实现超声对射,以检测第一超声数据。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混凝土永存应力测试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一中的所述辅助孔的直径为30mm;两个所述辅助孔的圆心距离为130mm且两个所述辅助孔的深度在50mm至100mm之间。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混凝土永存应力测试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二的测试时间为20-30分钟。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混凝土永存应力测试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三取出的混凝土长度为80-100mm。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混凝土永存应力测试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四中将取出的混凝土制作为样品,具体为:采用切割机将取出的混凝土切割为尺寸为70mmx70mmx70mm立方体,并打磨平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交通运输部公路科学研究所,未经交通运输部公路科学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185944.5/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