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基坑钢支撑与钢栈桥结合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2210189680.0 | 申请日: | 2022-02-28 |
公开(公告)号: | CN114525791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9-19 |
发明(设计)人: | 王震;唐涛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巨鲲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2D17/04 | 分类号: | E02D17/04;E01D15/133;E01D19/00 |
代理公司: | 上海伯瑞杰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1227 | 代理人: | 王一琦 |
地址: | 200090 上海市杨浦区***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基坑 支撑 栈桥 结合 系统 | ||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坑钢支撑与钢栈桥结合系统,栈桥钢支撑组合单元包括钢支撑装置,钢支撑装置通过连接系统与位于其两侧的栈桥装置连为一体;钢支撑装置包括两端顶住基坑内的混凝土梁,并可向混凝土梁施加预应力的钢支撑;钢栈桥装置包括两榀平行的贝雷架及将两榀贝雷架横向进行连接的支撑架;连接系统包括连杆系、水平拉结件、竖向拉结件,竖向拉结件一端与钢支撑通过螺栓连接,另一端与贝雷架连接;水平拉结件包括斜拉件、可滑动连接件,斜拉件一端与钢支撑底面通过螺栓连接,另一端与贝雷架下杆通过可滑动连接件连接,可滑动连接件在纵向可滑动,可调节位置,以避免钢支撑受力变形对贝雷架的影响;支撑梁对钢支撑装置和钢栈桥装置进行竖向支撑。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坑钢支撑与钢栈桥结合系统,属于建筑施工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为保证地下结构施工及基坑周边环境的安全,需要对基坑侧壁及周边环境采用的支挡、加固与保护措施。无论是高层建筑还是地铁建设的深基坑工程,由于大多数是在城市中进行开挖,基坑周围通常存在交通要道、己建建筑或管线等各种构筑物,为了保证基坑周边环境的安全,及节省工期,节约成本,钢结构内支撑体系被广泛应用。
现有技术中,基坑在需要使用栈桥的位置都不设钢支撑,常常采用混凝土支撑,这导致钢支撑使用受限,且使用混凝土栈桥会产生大量的垃圾,以及拆除麻烦,工期长。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基坑钢支撑与钢栈桥结合系统,将钢支撑与钢栈桥结合,钢支撑仅承受水平土压力,钢栈桥仅承受行车等竖向荷载,受力分离,并将钢支撑与钢栈桥侧向相连,相互支撑,形成一个整体稳定系统,增加钢支撑与钢栈桥的适用性,替换混凝土支撑与栈桥,避免产生大量的建筑垃圾,节省大量的工期。
本发明采取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基坑钢支撑与钢栈桥结合系统,包括栈桥钢支撑组合单元、支架梁7;所述栈桥钢支撑组合单元包括钢支撑装置,所述钢支撑装置通过连接系统与位于其两侧的栈桥装置连为一体;所述钢支撑装置包括两端顶住基坑内的混凝土梁,并可向混凝土梁施加预应力的钢支撑9;所述钢栈桥装置包括两榀平行的贝雷架及将所述两榀贝雷架横向进行连接的支撑架3;所述连接系统包括连杆系、水平拉结件4、竖向拉结件5,所述竖向拉结件5一端与钢支撑9通过螺栓连接,另一端与贝雷架连接;所述水平拉结件4包括斜拉件402、可滑动连接件401,所述斜拉件402一端与钢支撑底面通过螺栓连接,另一端与贝雷架下杆201通过可滑动连接件401连接,可滑动连接件401在纵向可滑动,可调节位置,以避免钢支撑9受力变形对贝雷架的影响;所述支架梁7对所述钢支撑装置和钢栈桥装置进行竖向支撑。
优选的,所述可滑动连接件401为两个夹紧器,侧向通过螺栓夹紧在贝雷架下杆201上。
优选的,钢支撑装置还包括型钢小梁12、面板11、混凝土牛腿6;同一条贝雷架采用销轴连接接长,两榀贝雷架支架通过支撑架3相连固定,贝雷架下杆201放置在所述支架梁7上,贝雷架上杆上放有所述型钢小梁12,并采用井字箍与贝雷架上杆固定,所述面板11放置在型钢小梁12上面,提供行车面。
优选的,还包括立柱8,所述立柱8上部具有柱头801,支架梁7设于立柱8上,并与所述柱头801相连;
进一步的,钢支撑9、钢栈桥装置均放置在支架梁7上,并与支架梁7用井字箍或夹具相连。
进一步的,位于两端的钢支撑装置的端部贝雷架放置在所述混凝土牛腿6以及所述混凝土梁的上方。
优选的,所述斜拉件402以八字形成对式的设置,其中与钢支撑连接一侧为八字形的收口侧,与可滑动连接件401连接的一侧为八字形的开口侧。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
1)将钢支撑与钢栈桥结合,钢支撑仅承受水平土压力,钢栈桥仅承受行车等竖向荷载,受力分离,并将钢支撑与钢栈桥侧向相连,相互支撑,形成一个整体稳定系统。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巨鲲科技有限公司,未经上海巨鲲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189680.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