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飞机雷达罩组合雷电分流条布置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210190010.0 | 申请日: | 2022-03-01 |
公开(公告)号: | CN114336039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4-12 |
发明(设计)人: | 段泽民;司晓亮;李小二;李鑫宇 | 申请(专利权)人: | 合肥航太电物理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Q1/42 | 分类号: | H01Q1/42;H01Q1/00 |
代理公司: | 安徽思尔六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4244 | 代理人: | 陈伟荣 |
地址: | 230031 安徽***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飞机 雷达 组合 雷电 分流 布置 方法 | ||
1.一种飞机雷达罩组合雷电分流条布置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S1:确定雷达罩(100)上可布置分流条的安装区域;
S2:根据雷达罩(100)厚度、雷达罩(100)表面状态系数和安全因子确定分流条的最大间隔;
S3:根据雷达罩(100)内的天线位置、偏转角度确定分流条安装长度;
S4:根据雷达罩(100)的参数确定分流条在雷达罩(100)上的安装起点,根据防雷要求确定顶部延伸位置;
S5:根据安装区域、分流条的最大间隔、安装长度、安装起点和延伸位置确定分流条在雷达罩(100)上布置的位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飞机雷达罩组合雷电分流条布置方法,其特征在于,分流条包括纽扣式分流条(200)和金属氧化物分流条(300)。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飞机雷达罩组合雷电分流条布置方法,其特征在于,金属氧化物分流条由绝缘基材(310)、柔性环氧树脂(320)和金属氧化物薄膜(330)组成。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飞机雷达罩组合雷电分流条布置方法,其特征在于,在S1中,根据历史数据和/或预设规则确定分流条在雷达罩(100)上的安装区域。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飞机雷达罩组合雷电分流条布置方法,其特征在于,历史数据为雷达罩(100)之前遭受雷击的位置分布数据。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飞机雷达罩组合雷电分流条布置方法,其特征在于,预设规则为根据纽扣式分流条(200)和金属氧化物分流条(300)的不同,确定天线以上x毫米范围之内雷达罩(100)罩壁区域为纽扣式分流条(200)的安装区域,x不大于(120),可延伸到罩顶的区域为金属氧化物分流条(300)的安装区域。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飞机雷达罩组合雷电分流条布置方法,其特征在于,在S2中,
将雷达罩(100)厚度、雷达罩(100)表面状态系数以及安全因子代入以下公式一计算确定分流条之间的最大间隔:
其中,T为雷达罩(100)厚度;k为雷达罩(100)表面状态系数,雷达罩(100)表面光洁,则k为1,否则,k﹥1;136为经验系数;s为安全因子,与雷达罩(100)罩壁厚度有关。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飞机雷达罩组合雷电分流条布置方法,其特征在于,在S4中,将雷达罩(100)上金属搭接结构的位置确定为分流条的起点。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飞机雷达罩组合雷电分流条布置方法,其特征在于,在S4中,根据雷达罩(100)罩壁的参数确定分流条在雷达罩的宽度方向上的位置,具体包括:
根据上述间隔公式确定分流条在雷达罩(100)上的最大间隔;
根据雷达罩(100)底面周长以及分流条最大间隔,确定分流条在雷达罩(100)宽度方向上设置n条,n不小于2。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飞机雷达罩组合雷电分流条布置方法,其特征在于,金属搭接机构包括金属裙边,金属裙边用于和飞机的机体搭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合肥航太电物理技术有限公司,未经合肥航太电物理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190010.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