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调节哺光仪红光照射的系统及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210192471.1 | 申请日: | 2022-03-01 |
公开(公告)号: | CN114558248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5-31 |
发明(设计)人: | 李志伟;牟国营;姚晓东 | 申请(专利权)人: | 三维医疗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1N5/06 | 分类号: | A61N5/06;A61H5/00 |
代理公司: | 济南市易拓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7325 | 代理人: | 江莉莉 |
地址: | 250100 山东省济南市高***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调节 哺光仪 红光 照射 系统 方法 | ||
本发明属于视力训练领域,具体涉及调节哺光仪红光照射的系统,还涉及调节哺光仪红光照射的方法。本发明所提供的调节哺光仪红光照射的系统,包括用户终端哺光仪和服务器;哺光仪用于接收使用者通过触控显示屏输入的身份信息,并将其所接收到的身份信息传送至服务器;接收服务器所发送的红光照度的指令,通过其内部的控制器对哺光仪的红光照射进行调节。服务器用于接收哺光仪发送的信息,进行识别和匹配后向哺光仪发出红光照度的指令。本发明中,红光灯珠照射时的条件与具体的每个使用者相匹配,使得视觉训练变得有针对性,避免了所有的使用者均机械的接受单一条件的红光灯珠照射的缺陷;避免了光线能量集中在视网膜的黄斑区从而致使的黄斑损伤。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视力训练装置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哺光仪的红光照射调节系统,还涉及哺光仪的红光照射调节方法。
背景技术
近年来,哺光仪被用于预防近视、延缓近视,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市售的普通哺光仪包括带灯仓的哺光仪主体,在主体内具有带红光的灯珠。上述的哺光仪主要是通过中央照射也就是只有中央的一个或数个点照射视网膜来延缓近视,但是这样会使光线能量集中在视网膜的中央部位也就是黄斑区,黄斑区是视网膜形成视觉最重要的区域,此处接受的能量过多很有可能有可能导致黄斑的损伤。
并且,上述的哺光仪还存在以下的缺陷,针对于不同的使用者,往往只能机械的、单一的进行某一照度或范围的红光照射,红光照射的条件无法调节,就使得部分使用者接受到了不适于自己的眼睛条件的视觉训练。
本发明人检索到的CN215229976U披露了一种可预防近视的哺光仪,包括:一底座,一安装柱,其固定连接于所述底座的顶部,且和所述底座之间相互垂直,一哺光仪本体,其可转动的连接于所述安装柱的顶端,一套接固定于所述安装柱外侧的卡环,其具有相互对称设置的第一卡接部和第二卡接部,所述第一卡接部和所述第二卡接部的一端部之间转动连接,通过在安装柱上套接固定卡环,且在卡环上可拆卸连接托板组件,并在托板组件上转动连接下巴托,能够有效的保证在使用哺光仪本体时,使用者能够将下巴承托在下巴托内,从而对颈椎和头部起到一定的支撑,能够减少使用者在使用较长时间后产生的疲劳,给使用者带来了较佳的使用体验。其所侧重于进行的改进在于个体接受哺光仪对视力进行恢复训练时的体验感,并未提及如何解决接收的能量过多有可能导致黄斑的损伤这一技术问题。
CN215081801U公开了一种近视弱视防控哺光仪,包括主体、底座、安装板、目镜组件和空心槽,所述主体底端的一侧设置有活动轴,且主体内部底端的一侧设置有空心槽,底座内部的顶端固定连接有固定齿轮,所述底座顶端的一侧设置有感应垫,且底座顶端靠近感应垫的一侧安装有操控屏,所述主体一侧的顶端固定连接有安装板,且安装板的一侧安装有目镜组件。本发明通过在凹凸镜筒的顶端固定连接的连接杆,两侧的凹凸镜筒皆为单独个体,滑块可以在滑槽内部滑动,则其可以通过连接杆带动凹凸镜筒相应的移动,从而使凹凸镜筒可以进行横向位置的调节,则可以分别滑动两侧的滑块,使其带动两侧凹凸镜筒调节到合适位置,则方便了对设备的使用。
同样的,上述的哺光仪也侧重于解决如何去使用的角度进行调节,对于如何使红光照射的位置不断的发生变化,避免视网膜所接收的能量过多从而引起黄斑的损伤这一技术问题,也并未提及相应的解决方案。此外,关于如何识别不同的个体,针对不同个体进行个性化的有针对性的近视防控,上述的文献也并未提起。
CN114027994A披露了一种具有监测预警功能的5G近视防控系统,包括支撑座、收纳盒、固定销、哺光仪、矩形框、触摸屏和端盖,所述支撑座左端固定安装有收纳盒,所述支撑座内部转动安装有圆柱杆,且圆柱杆环形侧面上固定安装有哺光仪,所述收纳盒左端固定安装有矩形框,且矩形框内部转动安装有触摸屏,所述支撑座顶端滑动安装有端盖。本发明不仅能够通过哺光仪转动挤压转动杆,使得移动杆移动带动齿条移动,进而带动齿轮转动,实现触摸屏的翻转,同时能够通过滑块移动挤压斜块,进而带动限位杆移动进入限位槽内部,卡接固定圆柱杆和哺光仪的位置,还能够通过方形框和弹簧一的设计便于反向拉动移动杆,进而带动触摸屏的转动复位。上述的专利文献并未披露解决如何避免不同的使用者接受同一红光照射条件下的视觉训练这一技术问题。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三维医疗科技有限公司,未经三维医疗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192471.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