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株耐盐碱地固氮大豆根瘤菌及其应用有效
申请号: | 202210193179.1 | 申请日: | 2022-02-28 |
公开(公告)号: | CN114456981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4-14 |
发明(设计)人: | 梁翠月;陈倩倩;陆星;谢宝星;刘国选;管子迪;田江;田纪辉 | 申请(专利权)人: | 华南农业大学 |
主分类号: | C12N1/20 | 分类号: | C12N1/20;A01N63/20;A01P21/00;A01G7/06;A01G22/40;C12R1/01 |
代理公司: | 广州粤高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44102 | 代理人: | 赵崇杨 |
地址: | 510642 广***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株耐 盐碱地 固氮 大豆 根瘤菌 及其 应用 | ||
本发明公开了一株耐盐碱地固氮大豆慢生根瘤菌及其应用。本发明分离获得一株渥太华慢生根瘤菌Dian菌株,已于2022年1月11日保藏于广东省微生物菌种保藏中心,保藏编号为GDMCC No:62202。本发明研究表明,该菌株具有结瘤率高和固氮能力强的特性,能够优化碱性土壤作物根系生长微生态环境;采用Dian菌株对植株进行处理,能有效促进大豆结瘤固氮,增加植株氮素营养,促进植株生长,能显著提高大豆植株的生物量、根瘤数和氮含量。该菌株尤其适用于石漠化地区大豆的栽培生产,扩充了固氮根瘤菌的菌种资源库,有利于促进植株结瘤固氮,增加植株的氮素营养。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农业微生物技术领域。更具体地,涉及一株耐盐碱地固氮大豆根瘤菌及其应用。
背景技术
根瘤菌(Rhizobium)是一类广泛分布于土壤中的革兰氏阴性细菌。豆科植物与根瘤菌之间的共生固氮体系一直是研究热点。而土壤的物理化学特性是影响根瘤菌与豆科植株共生固氮的重要因素。在喀斯特生态系统中,与豆科植物共生的根瘤菌以慢生根瘤菌属为主(刘璐等,2018)。已有研究表明,豆科植物与根瘤菌形成共生固氮体系能够改善因污染和退化而导致的土壤结构变差以及土壤养分不足等问题。例如,李建华(2010)在山西矿区复垦土壤上种植白三叶草的同时接种了根瘤菌。结果显示接种根瘤菌后白三叶草平均株高、平均冠幅分别比对照组高出了53.87%、32.33%,显著高于不接种根瘤菌的种植方式。另外,刘晓光等(2006)在内蒙古武川旱农的大田试验中也发现,在风蚀退化的土壤中,直接接种根瘤菌能够明显促进土壤团聚体的形成,改良土壤结构,增加土壤肥力,改善土壤蓄水状况,提高土壤的抗风蚀能力。除此之外,根瘤菌也能够改善石漠化地区土壤的理化性质,促进植被的生长。吕成群等(2008)发现广西喀斯特地区台湾相思(Acacia confusa Merr)的根瘤菌对高钙和偏碱土壤具有较强适应能力,且该根瘤菌能够分泌酸,从而改良喀斯特碱性土壤,加速林下植被的更新。
大豆是典型的固氮作物,也是我国主要的粮油作物。根瘤菌与大豆形成共生固氮体系,并且为大豆生长提供氮素。接种高效根瘤菌是促进大豆共生固氮,改善大豆氮素营养的重要措施。目前,大部分的根瘤菌均是分离自新鲜根瘤中,且都属于慢生根瘤菌属(Bradyrhizobium),如中国专利CN101182478A公开了一种根瘤固氮菌株系BDYD1及其应用,其菌株BDYD1为慢生根瘤菌属,具有耐酸铝、高效结瘤的特性,该根瘤菌适用于华南酸性土壤地区。目前鉴定出的大多数慢生根瘤菌只适用于华南酸性土壤地区,而无法适用于碱性土壤,如石漠化地区的盐碱土壤。因此,为了扩充固氮根瘤菌的微生物菌种资源库,有必要筛选出更多新的具有高效固氮能力的微生物菌株,充实微生物菌种资源库。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上述问题的缺陷和不足,提供一株耐盐碱地固氮大豆根瘤菌及其应用。
本发明的第一个目的是提供一株耐盐碱地固氮大豆根瘤菌。
本发明的第二个目的是提供所述菌株的应用。
本发明的第三个目的是提供一种固氮微生物制剂。
本发明的第四个目的是提供所述固氮微生物制剂的应用。
本发明的第五个目的是提供一种促进大豆结瘤固氮的方法。
本发明上述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华南农业大学,未经华南农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193179.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