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高光泽高强度PC/ABS合金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210193376.3 | 申请日: | 2022-03-01 |
公开(公告)号: | CN114456569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5-10 |
发明(设计)人: | 王勇;石玖洪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阴超润高分子材料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8L69/00 | 分类号: | C08L69/00;C08L55/02;C08L91/06;C08K5/524;C08K5/57 |
代理公司: | 北京盛凡佳华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947 | 代理人: | 李芳 |
地址: | 214400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光泽 强度 pc abs 合金材料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高光泽高强度PC/ABS合金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包括如下重量份的组分:PC聚碳酸酯70~75份,ABS 13~17份,亚磷酸酯抗氧剂0.2~0.5份,阻燃剂15~17份,稳定剂0.1~0.2份,润滑蜡1~1.5份,制备方法为先将PC聚碳酸酯与胶粉预混,备用;将亚磷酸酯抗氧剂、有机锡稳定剂、润滑蜡预混,备用;将上述两预混料混合再加入阻燃剂进行混合均匀,混链挤出,去温,均匀化后得到PC/ABS合金材料。本发明涉及高分子材料技术领域,具体是提供了一种高光泽高强度PC/ABS合金材料及其制备方法,成功解决了产品的冲击强度和光泽度性能矛盾,使合金材料不仅具备高光泽,还具备高冲击强度的特性。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高分子材料技术领域,具体是指一种高光泽高强度PC/ABS合金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PC/ABS合金,是由聚碳酸酯(PC)和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共聚物(ABS)共混而成的复合材料,结合了两种材料的优异特性,既有ABS的成型性、流动性及耐化学性,又有PC的机械性、高冲击强度、高热变形温度等性质,颜色是无透明颗粒,被广泛地应用在电视机、电脑外壳等领域。
然而,现有技术存在产品应用光泽度提高时,冲击强度会降低的问题,材料性能顾此失彼,使产品应用领域受到限制。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情况,为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高光泽高强度PC/ABS合金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本发明采取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高光泽高强度PC/ABS合金材料,包括如下重量份的组分:PC聚碳酸酯70~75份,ABS 13~17份,亚磷酸酯抗氧剂0.2~0.5份,阻燃剂15~17份,稳定剂0.1~0.2份,润滑蜡1~1.5份。
一种高光泽高强度PC/ABS合金材料,包括如下重量份的组分:PC聚碳酸酯72.5份,ABS15份,亚磷酸酯抗氧剂0.35份,阻燃剂16份,稳定剂0.15份,润滑蜡1.25份。
优选地,所述稳定剂为有机锡稳定剂。
本发明还公开了一种高光泽高强度PC/ABS合金材料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一,按重量份称取各组分;
步骤二,先将PC聚碳酸酯与胶粉预混,备用;
步骤三,将亚磷酸酯抗氧剂、稳定剂、润滑蜡预混,备用;
步骤四,将步骤二和步骤三得到的预混料混合再加入阻燃剂进行混合均匀,混链挤出,去温,均匀化后得到PC/ABS合金材料。
优选地,所述混链挤出温度为240~260℃。
采用上述结构本发明取得的有益效果如下:
本方案得到的PC/ABS合金材料光泽度高,同时冲击力每平方米可达到50~60吨,不仅更适合成型加工,同时具有高光泽的表面性能,更适合配色,适合作为笔记本电脑外壳,智能汽车仪表等;
本方案成功解决了产品的冲击强度和光泽度性能矛盾,使合金材料不仅具备高光泽,还具备高冲击强度的特性,拓展了材料的应用范围,适合成型加工一些高档产品。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实施例1,一种高光泽高强度PC/ABS合金材料,包括如下重量份的组分:PC聚碳酸酯70份,ABS 13份,亚磷酸酯抗氧剂0.2份,阻燃剂15份,有机锡稳定剂0.1份,润滑蜡1份。
本发明还公开了一种高光泽高强度PC/ABS合金材料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阴超润高分子材料有限公司,未经江阴超润高分子材料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193376.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