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聚沫攒珠釉料及其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210193610.2 | 申请日: | 2022-03-01 |
公开(公告)号: | CN114436530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5-06 |
发明(设计)人: | 季友泉 | 申请(专利权)人: | 季友泉 |
主分类号: | C03C8/00 | 分类号: | C03C8/00;C04B33/04;C04B33/24;C04B33/34;C04B41/89;C04B41/8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23700 浙江省***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聚沫攒珠 釉料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聚沫攒珠釉料。该聚沫攒珠釉料由一元釉料和二元釉料构成,其中,所述一元釉料包括以下原料:瓷石40‑50%,白云石10‑15%,方解石8‑10%,紫金土10‑15%,长石15‑20%,蜡石6‑8%;所述二元釉料包括以下原料:瓷石35‑40%,白云石15‑20%,方解石7‑10%,紫金土16‑20%,长石6‑10%,蜡石6‑8%。本发明制备的青瓷釉色以高温梅青釉为基色,找准比正常烧制略高或略低的还原点,使釉面产生略偏黄或黄绿的色相,体现“金风”之色,通过高温还原时段急剧升温瞬间降温凝固,产生细密犹如鱼籽或小水珠的聚沫攒珠效果意为“玉露”,从而达到金风玉露之感,且热稳定性好,适应性广。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陶瓷釉料技术领域,具体来说,涉及一种聚沫攒珠釉料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青瓷以瓷质细腻、线条明快流畅、造型端庄浑朴、色泽纯洁而斑斓著称,被称为“瓷器之花”。青瓷素有“青如玉,明如镜,声如磬”的“瓷器之花”的美誉,其品种丰富,釉色多姿。而釉则是覆盖在陶瓷制品表面的无色或有色的玻璃质薄层,是用矿物原料与化工原料按一定比例配合,再经过研磨制成釉浆,施于坯体表面,经一定温度煅烧而成。能增加制品的机械强度、热稳定性和电介强度,还有美化器物、便于拭洗、不被尘土腥秽侵蚀等特点。
目前,传统龙泉青瓷一般为单色釉,而随着现代审美观念变化,传统的陶瓷釉面已经无法提供新颖的陶艺风格,使得陶瓷装饰技术停留在传统局限的范围内。但在古代龙窑烧制过程中,偶尔因材料的差异和烧制温度的曲线变化会出现窑变釉。但局限于偶然性,没能成为主流陶瓷艺术呈现于世。经过本配方烧制的聚沫攒珠釉料制作的陶瓷器件,运用现代工艺的可控性和釉质玉透而厚重等质感上的优势。有效的增加了陶瓷作品艺术冲击力;有利于市场的推广和竞争能力。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聚沫攒珠釉料及其制备方法。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聚沫攒珠釉料。
该聚沫攒珠釉料由一元釉料和二元釉料构成,其中,所述一元釉料包括以下原料:瓷石40-50%,白云石10-15%,方解石8-10%,紫金土10-15%,长石15-20%,蜡石6-8%;所述二元釉料包括以下原料:瓷石35-40%,白云石15-20%,方解石7-10%,紫金土16-20%,长石6-10%,蜡石6-8%。
此外,上述二元釉料还包括:氧化锡3-5%,氧化锌8-12%。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方面,还提供了一种聚沫攒珠釉料的制备方法。
该一种聚沫攒珠釉料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按照预先设置的比例,称取原料,所述原料包括:瓷石、白云石、方解石、紫金土、长石、蜡石、氧化锡以及氧化锌;
将上述原料进行粉碎,并将粉碎后的原料进行素烧;
将素烧后的原料分别按照一元釉料和二元釉料的比例进行混合细磨,并在细磨后,对细磨后的原理再次进行水磨;
利用过筛器对水磨处理后的原料进行过筛,并在过筛后,进行搅拌使得过筛后的原料充分混合;
将混合后的原料与水按照55:45的比例进行混合,形成釉水;
在素烧后的坯体上用浸釉法按一元釉料进行一元施釉,内外上釉要均匀,施过釉的坯体晒干或烘干至干燥;
干燥后的坯体第二次上釉,内釉用一元釉料进行二次施釉,外釉用二元釉料运用喷釉技法进行喷釉,施釉要均匀;
二次施釉的坯体待完全干燥后,装窑正式烧制即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季友泉,未经季友泉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193610.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海藻酸钙多孔水凝胶的制备方法
- 下一篇:一种梯级萃取处理含油污泥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