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足踝损伤支撑辅助行走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2210194480.4 | 申请日: | 2022-03-01 |
公开(公告)号: | CN114522069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5-24 |
发明(设计)人: | 韩亚飞;刘又文;宁凡友;李无阴;王庆丰;夏厚纲;杨艳梅;周水红 | 申请(专利权)人: | 河南省洛阳正骨医院(河南省骨科医院) |
主分类号: | A61H3/00 | 分类号: | A61H3/00 |
代理公司: | 郑州知劲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1193 | 代理人: | 韩松 |
地址: | 471000 ***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损伤 支撑 辅助 行走 装置 | ||
本发明公开了足踝损伤支撑辅助行走装置,包括底板和调节架,所述调节架设置于所述底板上方,所述调节架内侧设置有护板,所述底板顶侧设置有支撑调节架转动的转动组件,所述底板远离所述转动组件一侧设置有开口朝下的C形传动架,所述传动架与所述护板之间设置有约束组件,所述护板为半圆筒状弧形结构,该护板开口一侧背向所述约束组件,所述约束组件包括竖向固定于所述护板外侧的滑框。有益效果在于:本发明通过在支撑小腿的护板以及支撑脚掌位置的传动架之间设置约束组件,利用约束组件的支臂配合两侧两组位置可调的限位环对脚踝的伸展以及屈曲范围进行限制,以避免趾屈损坏患者行走过程中脚踝转动角度过大而引发二次损坏。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足踝损伤康复辅助设备领域,具体涉及足踝损伤支撑辅助行走装置。
背景技术
踝关节由胫骨、腓骨远端和距骨构成。内外踝和胫骨后缘构成踝穴,距骨上面的鞍形关节面位于踝穴中,踝关节的这种结构形态,是其不稳定性的主要原因,决定了其比较容易引发扭伤,在所有运动损伤中,踝关节损伤约占40%,踝关节损伤后如果没有得到正确、及时的恢复,会导致足踝疼痛、活动受限,并引起经常性的崴脚,因此足踝损伤后的辅助康复设备对于足踝的健康恢复具有重要作用;
踝关节的损伤主要分为外翻损伤、内翻损伤和趾屈损伤,踝关节的屈曲是指足背部向腿前方靠近的运动,也被称为足背屈,踝关节的伸展是使足背部远离腿前方的运动,足与下肢倾向于形成一条直线,称之为趾屈。
本申请人发现现有技术中至少存在以下技术问题:目前所使用的足踝损伤辅助支撑行走装置主要是对脚踝两侧进行夹持防护,对足踝的内外翻损伤具有辅助防护功能,但是对于趾屈损伤的患者无法提供有效防护,患者行走过程中足踝的屈曲以及伸展范围无法约束,容易引起趾屈损伤二次加重,防护效果不够,且患者行走时需要在安装辅助护具的基础上另外穿鞋走动,造成患者脚踝负重增加,实用性差。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就在于为了解决上述问题而提供足踝损伤支撑辅助行走装置,在支撑小腿的护板以及支撑脚掌位置的传动架之间设置约束组件,利用约束组件的支臂配合两侧两组位置可调的限位环对脚踝的伸展以及屈曲范围进行限制,以避免趾屈损坏患者行走过程中脚踝转动角度过大而引发二次损坏,同时在底板内侧设置可带动调节架进行高度调整的转动组件,以便于调整转动组件支撑调节架旋转位置高度与不同身高人员的脚踝转动位置重合,增加辅助行走装置在患者行走过程中与患者脚踝动作的一致性,且在底板顶侧设置作为缓冲结构的胶垫以及束套,利用胶垫增加束套内部的透气性,并可将设备整体作为鞋子使用,无需另外穿鞋,实用性强,详见下文阐述。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以下技术方案:
本发明提供的足踝损伤支撑辅助行走装置,包括底板和调节架,所述调节架设置于所述底板上方,所述调节架内侧设置有护板,所述底板顶侧设置有支撑调节架转动的转动组件,所述底板远离所述转动组件一侧设置有开口朝下的C形传动架,所述传动架与所述护板之间设置有约束组件;
所述护板为半圆筒状弧形结构,该护板开口一侧背向所述约束组件,所述约束组件包括竖向固定于所述护板外侧的滑框,该滑框内部竖向滑动配合有滑块,所述滑框中部竖向固定有贯穿所述滑块的撑杆,所述撑杆与所述滑块间隙配合,所述滑块上下侧的所述撑杆外侧均螺纹配合有限位环,所述滑块外侧纵向设置有两组转动耳,两组转动耳内侧与所述传动架之间连接有支臂,所述支臂顶端纵向固定有纵轴,该纵轴与所述转动耳转动配合。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河南省洛阳正骨医院(河南省骨科医院),未经河南省洛阳正骨医院(河南省骨科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194480.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