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气缸末端的缓冲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2210197407.2 | 申请日: | 2022-03-01 |
公开(公告)号: | CN114474574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5-13 |
发明(设计)人: | 邓博文;邓星正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东顶巨智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9C45/17 | 分类号: | B29C45/17 |
代理公司: | 广东聚小创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4798 | 代理人: | 马旸 |
地址: | 523000 广东省东莞市***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气缸 末端 缓冲 装置 | ||
本发明涉及注塑机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气缸末端的缓冲装置。一种气缸末端的缓冲装置,包括前后手臂,所述前后手臂的一侧设置有滑动部件,所述滑动部件的顶部固定连接有缸体,所述缸体的一侧轴向内壁滑动连接有推动部,所述滑动部件用于缸体在前后手臂上往远离推动部方向相对滑动,所述推动部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固定部件,所述固定部件用于锁定前后手臂与推动部之间的位置,缸体的轴向内壁沿远离推动部方向的端部设置有缓冲器,以用于对推动部的一端进行缓冲。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该装置使缓冲器置入缸体内,使得整体结构更为紧凑,确保了整个机构的平稳运行,也精简整个前后手臂,使部品数减少降低生产成本,以延长气缸的使用寿命。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注塑机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气缸末端的缓冲装置。
背景技术
传统的注塑机械手的结构上,气缸的缓冲保护一般都是在气缸的伸出或缩回方向上各自安装一个缓冲器,以此来达到对气缸的缓冲保护作用,此方式虽能起到缓冲作用,但是气缸外部部品数会增加,结构不紧凑,而且机械手也不具备轻量化。
发明内容
本发明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提供一种气缸末端的缓冲装置来解决气缸的缓冲保护一般都是在气缸的伸出或缩回方向上各自安装一个缓冲器,以此来达到对气缸的缓冲保护作用,此方式虽能起到缓冲作用,但是气缸外部部品数会增加,结构不紧凑,而且机械手也不具备轻量化的问题。
本发明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气缸末端的缓冲装置,包括前后手臂,所述前后手臂的一侧设置有滑动部件,所述滑动部件的顶部固定连接有缸体,所述缸体的一侧轴向内壁滑动连接有推动部,所述滑动部件用于缸体在前后手臂上往远离推动部方向相对滑动,所述推动部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固定部件,所述固定部件用于锁定前后手臂与推动部之间的位置,所述缸体的轴向内壁沿远离推动部方向的端部设置有缓冲器,以用于对推动部的一端进行缓冲。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1)、该装置利用固定部件将气缸的推动部固定在前后手臂上,再依靠气缸驱动推动部及推动部的反作用力,此时缸体可通过滑动部件在前后手臂伸出或缩回,从而能实现缸体在前后手臂上左右移动,当缸体往左侧缩回时,由于缸体内部设置有缓冲器,缓冲器能与推动部的一端相抵接,置于缸体内的缓冲器可对气缸产生缓冲保护作用,从而延长了气缸的使用寿命,该装置使缓冲器置入缸体内,使得整体结构更为紧凑,确保了整个机构的平稳运行,也精简整个前后手臂,使部品数减少降低生产成本,以延长气缸的使用寿命。
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本发明还可以做如下改进。
进一步,所述滑动部件包括滑轨、滑块、气缸支架以及手臂支撑板。
进一步,所述滑轨固定在前后手臂的一侧,所述滑块与滑轨的外部滑动连接,所述滑块的一侧固定连接有手臂支撑板,所述手臂支撑板的一侧固定连接有呈L形的气缸支架,所述气缸支架的一侧与缸体沿推动部方向的端部固定连接。
进一步,所述固定部件包括浮动接头和接头固定座,所述浮动接头固定在推动部的一端,所述接头固定座固定在前后手臂的一侧,所述浮动接头底部与接头固定座固定顶部连接。
进一步,所述缸体的两端均设置有L形气管接头。
进一步,所述推动部包括驱动轴和气缸活塞,所述缓冲器包括位于气缸活塞一侧呈锥形橡胶材制的缓冲头,所述驱动轴一端外部与缸体内壁滑动连接,所述驱动轴另一端与浮动接头固定连接,所述气缸活塞位于驱动轴与缓冲头之间并固定在驱动轴的一端。
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利用外部增压泵通过L形气管接头向缸体内部进行增压处理,随着气缸活塞一侧缸体内部气压逐渐增大或气缸活塞另一侧气压逐渐增大,并由于驱动轴通过接头固定座与前后手臂固定连接,此时利用气压的反作用力,可推动缸体带动气缸支架和滑块在滑轨上往靠近驱动轴和远离驱动轴方向滑动,如此可使制动缓冲力与驱动力共线,确保了制动的平稳。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东顶巨智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广东顶巨智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197407.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