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相变蓄热换热器在审
申请号: | 202210197886.8 | 申请日: | 2022-03-02 |
公开(公告)号: | CN114562904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5-31 |
发明(设计)人: | 丁若晨;尹立坤;谢宁宁;蔺新星;钟声远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长江三峡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8D20/02 | 分类号: | F28D20/02 |
代理公司: | 北京三聚阳光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50 | 代理人: | 周淑歌 |
地址: | 100038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相变 蓄热 换热器 | ||
1.一种相变蓄热换热器,其特征在于,包括:
壳体(1),内部设置有热管换热集液槽(10),所述热管换热集液槽(10)中安装有换热管(5);所述换热管(5)与集热热源连通;
热管(4),设置在所述壳体(1)中,所述热管(4)的蒸发段与所述热管换热集液槽(10)连通;所述热管(4)与所述热管换热集液槽(10)中适于充注热管工质(9);所述热管(4)呈点阵结构;
放热腔(11),设置在所述壳体(1)中,所述热管(4)的冷凝段设置在所述放热腔(11)中;所述放热腔(11)的一端设置有进口,所述放热腔(11)的另一端设置有出口;
所述壳体(1)的底部设置有第一隔板(6),所述第一隔板(6)与所述壳体(1)的底部包围形成所述热管换热集液槽(10);
所述壳体(1)的顶部设置有第二隔板(7),所述第二隔板(7)与所述壳体(1)的顶部包围形成所述放热腔(11);
蓄热腔(12),设置在所述壳体(1)中,由所述壳体(1)、所述第一隔板(6)以及所述第二隔板(7)包围形成;所述热管(4)的隔热段位于所述蓄热腔(12)中;
相变蓄热材料(8),填充在所述壳体(1)中的所述第一隔板(6)、所述热管(4)以及所述第二隔板(7)包围形成的空隙中。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相变蓄热换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1)的内部设置有内胆(2),所述热管换热集液槽(10)、所述热管(4)、所述蓄热腔(12)以及所述放热腔(11)设置在所述内胆(2)中。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相变蓄热换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1)与所述内胆(2)之间设置有保温层(3)。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相变蓄热换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保温层(3)至少采用岩棉及岩棉制品、玻璃棉及玻璃棉制品、硅酸钙绝热制品、硅酸铝棉及硅酸铝棉制品、硅酸盐复合绝热材料、膨胀珍珠岩及膨胀珍珠岩制品、膨胀蛭石及膨胀蛭石制品、泡沫石棉、泡沫玻璃、泡沫橡塑绝热制品、泡沫塑料制品、气凝胶、无机纳米材料中的一种组成。
5.根据权利要求2至4任一项所述的相变蓄热换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内胆(2)、所述热管(4)、所述第一隔板(6)及所述第二隔板(7)为一体成型结构。
6.根据权利要求1至4任一项所述的相变蓄热换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点阵结构包括周期性点阵结构或/和梯度点阵结构。
7.根据权利要求1至4任一项所述的相变蓄热换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点阵结构包括二维点阵结构或/和三维点阵结构。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相变蓄热换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三维点阵结构包括体心立方点阵结构、面心立方点阵结构、四面体点阵结构、钻石型点阵结构、拱形桁架点阵结构。
9.根据权利要求1至4任一项所述的相变蓄热换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点阵结构由多根支柱构成,所述支柱的截面轮廓呈正方形、圆形、三角形、多边形或流线形。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相变蓄热换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柱呈实心结构或空心结构。
11.根据权利要求2至4任一项所述的相变蓄热换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1)、所述内胆(2)、所述热管(4)、所述第一隔板(6)及所述第二隔板(7)由石墨、碳化硅、氧化镁、氧化铝、氧化铁、氧化锆、碳纳米管、碳纤维、石墨烯及金属中的至少一种材料制成。
12.根据权利要求1至4任一项所述的相变蓄热换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相变蓄热材料(8)为有机相变蓄热材料(8),所述有机相变蓄热材料(8)至少包括脂肪酸、石蜡、直链烷烃、脂肪醇以及酯类物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长江三峡集团有限公司,未经中国长江三峡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197886.8/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