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空心杯电机的斜绕组及其绕制方法和有刷空心杯电机在审
申请号: | 202210199278.0 | 申请日: | 2022-03-02 |
公开(公告)号: | CN114530963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5-24 |
发明(设计)人: | 袁永杰;郑文鹏;赵金磊;王峥;张志伟;方晓强;张苗苗;尤莹;张庭;李立娜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微电机研究所(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二十一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H02K3/04 | 分类号: | H02K3/04;H02K3/28;H02K13/04;H02K15/04 |
代理公司: | 北京五洲洋和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87 | 代理人: | 刘春成 |
地址: | 200233***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空心 电机 绕组 及其 方法 | ||
1.一种空心杯电机的斜绕组,其特征在于,
所述斜绕组由多个绕组元件构成;
所述绕组元件由多根漆包导线并联并排绕制而成;
所述绕组元件分为内层绕组元件与外层绕组元件;
所述内层绕组元件与所述外层绕组元件有多个,分别设置在虚拟空心圆柱体内壁与外壁上,并沿所述虚拟空心圆柱体周向依次排列设置;
所述内层绕组元件与所述外层绕组元件在所述虚拟空心圆柱体的周向上交错设置;
所述绕组元件周向上的首端设置有一个首端抽头,尾端设置有一个尾端抽头;
所述内层绕组元件的首端抽头和与所述内层绕组元件的首端抽头相邻的所述外层绕组元件的尾端抽头斜跨并接,所述内层绕组元件的尾端抽头和与所述内层绕组元件的尾端相邻的所述外层绕组元件的首端抽头斜跨并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空心杯电机的斜绕组,其特征在于,
所述绕组元件的所述首端抽头与所述尾端抽头沿所述虚拟空心圆柱体的轴向同一方向设置。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空心杯电机的斜绕组,其特征在于,
多个所述内层绕组元件与多个所述外层绕组元件的个数相等;
多个所述内层绕组元件间等距设置,多个所述外层绕组元件间等距设置。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空心杯电机的斜绕组,其特征在于,
多个所述内层绕组元件与多个所述外层绕组元件的线圈总匝数相等。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空心杯电机的斜绕组,其特征在于,
多个所述内层绕组元件中每个所述内层绕组元件的线圈匝数相等;
每个所述内层绕组元件与每个所述外层绕组元件的线圈匝数相等。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空心杯电机的斜绕组,其特征在于,
多个所述内层绕组元件与多个所述外层绕组元件的数量均为N个;
在所述虚拟空心圆柱体内壁与外壁上还分别设置有1个内层绕组子元件和1个外层绕组子元件,1个所述内层绕组子元件和1个外层绕组子元件共同形成一个绕组元件,所述内层绕组子元件在所述虚拟空心圆柱体周向上位于第1个所述内层绕组元件和第N个所述内层绕组元件之间,所述外层绕组子元件在所述虚拟空心圆柱体周向上位于第1个所述外层绕组元件和第N个所述外层绕组元件之间。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空心杯电机的斜绕组,其特征在于,
所述内层绕组子元件和所述外层绕组子元件的线圈匝数相等。
8.一种有刷空心杯电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有刷空心杯电机包括:
外壳;
永磁体,所述永磁体相对于所述外壳固定设置;和
斜绕组,为权利要求1-7中任一项所述的斜绕组,与所述有刷空心杯电机的换向器连接,所述斜绕组设在所述永磁体的外部,相对于所述永磁体转动设置。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有刷空心杯电机,其特征在于,
所述斜绕组的内层绕组元件与外层绕组元件的抽头斜跨并接,并接形成的接头与所述换向器的换向片连接;
所述换向片的数量与所述接头数量相等,所述换向片与所述接头焊接。
10.一种权利要求1-7中任一项所述的空心杯电机的斜绕组的绕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多股导线并联绕制,交错并头焊接于换向器。步骤如下:
步骤1、根据圆柱绕线模的周长、轴向长、元件数,确定所述绕组的线圈匝数、漆包导线的直径与并绕根数;
步骤2、多根漆包导线并联并排在所述圆柱绕线模的外壁上依次绕制内层绕组元件;
步骤3、紧贴所述内层绕组元件的外壁多根漆包导线并联并排依次绕制外层绕组元件,绕制时,所述外层绕组元件与所述内层绕组元件交错设置;
步骤4、绕制时,所述内层绕组元件、所述外层绕组元分别沿圆柱绕线模的外壁周向依次排列,首尾端沿所述圆柱绕线模的轴向同一方向抽头;
步骤5、绕制结束,所述内层绕组元件的首端抽头与所述内层绕组元件的首端抽头相邻的所述外层绕组元件的尾端抽头并接,所述内层绕组元件的尾端抽头与所述内层绕组元件的尾端抽头相邻的所述外层绕组元件的首端抽头并接;
步骤6、所述抽头并接后,对所述斜绕组进行加固、烘焙、冷却成型脱模处理;
步骤7、所述抽头并接后的接头与换向器的换向片焊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微电机研究所(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二十一研究所),未经上海微电机研究所(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二十一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199278.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伸缩梯自动装配设备
- 下一篇:一种环境艺术设计展示沙盘及其制作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