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适用于开关柜局部放电监测的传感器部署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210199717.8 | 申请日: | 2022-03-02 |
公开(公告)号: | CN114707458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7-05 |
发明(设计)人: | 王颖舒;谢荣斌;马春雷;朱俊;罗勇;薛静;杨超;申强;杜帆;孙军;李诗勇;王瑞果;李帮胜;陈实;刘波;张杰 | 申请(专利权)人: | 贵州电网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F30/392 | 分类号: | G06F30/392;G06F30/394;G06F30/398;G01R31/12 |
代理公司: | 南京禹为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32272 | 代理人: | 沈鑫 |
地址: | 550002 贵*** | 国省代码: | 贵州;5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适用于 开关柜 局部 放电 监测 传感器 部署 方法 | ||
1.一种适用于开关柜局部放电监测的传感器部署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基于麦克斯韦微分方程计算开关柜内局部放电电磁信号的传播特性;
根据开关柜的结构和材料参数建立开关柜仿真模型,通过所述开关柜仿真模型对开关柜内电场强度的分布、TEV分布式传感器信号幅值的影响因素进行仿真分析;
根据仿真分析结果设置局放源与TEV分布式传感器的部署点,比较在相同局放源下各部署点的局放源电压幅值与方差,确定TEV分布式传感器的部署位置。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适用于开关柜局部放电监测的传感器部署方法,其特征在于:传播特性包括,
利用麦克斯韦微分方程计算开关柜内局部放电电磁信号的传播特性,得到均匀介质中电磁场的波动方程:
通过引入标量势和矢量电势A(x,y,z,t),分析均匀介质中电磁场的波动方程得到达朗贝尔方程,并且基于电荷的均匀分布的空间V的作用,以及空间电荷和电流密度在时变场的无源区域均为零,得到朗贝尔方程的解为:
其中,E为电场强度,H为磁场强度,ε为介质的介电常数,μ为介质的磁导率,t为时间,γ为传播距离;局部放电电所产生的高频电磁波沿r方向进行,v为传播速度,为电荷密度,为电流密度。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适用于开关柜局部放电监测的传感器部署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开关柜的柜体大小为800*1500*2300mm,距离开关柜底板800mm和1600mm处分别设置厚度为2mm的金属挡板,将该开关柜从上到下依次分为继电器仪表室、手车室和电缆室,在距离前柜门处660mm处设一个2mm厚金属挡板,以固定、支撑断路器和绝缘子。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适用于开关柜局部放电监测的传感器部署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在开关柜的手车室和电缆室中间侧边处设置400*600mm的环氧树脂窗口,在开关柜的后门距离地面800mm处设有一个半径为150mm高仿爆玻璃观察窗;开关柜侧面呈L形状。
5.如权利要求3或4所述的适用于开关柜局部放电监测的传感器部署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开关柜仿真模型中各元件的参数分别设置为:
外壳:相对介电常数为1,电导率为1.1×106S/m;
铜母线:相对介电常数为1,电导率为5.7×107S/m;
电流互感器材料:相对介电常数为3.6,电导率为1×10-8S/m;
断路器瓷瓶:相对介电常数为5.7,电导率为1×10-8S/m。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适用于开关柜局部放电监测的传感器部署方法,其特征在于:开关柜内电场强度的分布包括,
监测开关柜内部的YZ平面内部的场强变化,电磁波在经过缝隙时,一部分向空气传播,另一部分沿着开关柜表面传播,形成暂态的地电压,且在边界处电场强度最大。
7.如权利要求4或6所述的适用于开关柜局部放电监测的传感器部署方法,其特征在于:TEV分布式传感器信号幅值的影响因素包括局放源脉宽、局放幅值和检测距离;
局放源脉宽:分别将脉宽为1ns,2ns、3.5ns、5ns、10ns、15ns,幅值为1A的高斯脉冲电流作为局放源先后固定在开关柜的电缆室内,从而获得不同局放源脉宽与TEV分布式传感器信号幅值的关系;
局放幅值:设脉冲宽度为10ns,分别将脉冲幅值为2A、3A、4A、5A的高斯电流脉冲作为局放源先后固定在开关柜内,在开关柜外表面上设置TEV分布式传感器的探测单元检测暂态地电波信号,从而获得不同局放幅值与TEV分布式传感器信号幅值的关系;
检测距离:在(600,430,140)处设置高斯脉冲作为局放源,脉冲幅值为1A,脉冲宽度为10ns,在与局放源中心相距100mm连续设置六个阻值为50Ω的探针作为局部放电检测点,对测量到的电压幅值进行归一化处理,得出检测点信号相对强度,从而获得不同检测距离与TEV分布式传感器信号幅值的关系。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贵州电网有限责任公司,未经贵州电网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199717.8/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