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坑内智能装配式倒挂结构及其施工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210200519.9 | 申请日: | 2022-03-03 |
公开(公告)号: | CN114606951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6-10 |
发明(设计)人: | 陈讲林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大圣智造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2D17/04 | 分类号: | E02D17/04;E02D33/00 |
代理公司: | 北京中建联合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004 | 代理人: | 赵传军 |
地址: | 100086 北京市海***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坑 智能 装配式 倒挂 结构 及其 施工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坑内智能装配式倒挂结构及其施工方法,包含基坑、连接于基坑顶部的圈梁、连接于基坑底部的封底板、连接于封底板和圈梁之间的单元式壁砖、连接于单元式壁砖水平角部的斜撑组件、设置传感器以及与传感器连接的远程控制端。施工时,本发明通过圈梁、单元式壁砖和斜撑组件的联合设置,保证现场的便捷施工,受力和抗侧能力;通过坡顶监测线、结构监测线、传感器以及远程控制端的联合控制,利于施工过程中对结构受力、变形以及基坑顶部的位移进行实时监控;通过撑体的可伸缩的液压杆或千斤顶的设置,利于间接为单元式壁砖提供抗侧能力;且通过单元式壁砖在基坑四周的满铺和紧贴设计利于最大限度为基坑提供支护。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基坑施工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基坑内智能装配式倒挂结构及其施工方法。
背景技术
目前,地下工程例如管道非开挖施工、建筑或构筑物地下基坑开挖等应用越来越多,而作为地下工程施工技术的重要一环——地下基坑的施工,是决定非开挖施工、建筑或构筑物后续施工的关键步骤。地下基坑的施工质量及施工周期,直接影响整体工程的进展,尤其是地下非开挖管道施工技术中,顶管基坑的施工占整体工期周期较长,
传统顶管基坑的制作及施工基本上都是采用倒挂井壁施工工艺,钢骨架加喷射混凝土施工,其它建筑或构筑物地下基坑支护施工过程也基本类似。基坑施工的倒挂井壁,通过桩体、钢骨架加喷射混凝土施工对基坑侧壁形成支护体系,需要在施工现场堆放钢骨架、钢筋网片、水泥、砂子、石子、锚喷机械等等材料,施工过程中会进行现场焊接、混凝土搅拌、现浇混凝土振捣、喷射混凝土施工等工序,会造成噪音污染、空气污染及扬尘污染,给环境保护、空气质量以及施工人员自身健康带来巨大挑战,且因为现场施工的特点,混凝土有养护时间要求,施工周期较长。这种施工方法存在噪音大、污染环境、资源浪费、施工工期长、过程无法实时监控基坑支撑效果等缺点。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坑内智能装配式倒挂结构及其施工方法,用以解决现有基坑或类似基坑开挖施工中侧壁支撑的便捷式组装、装配式施工以及过程控制等技术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基坑内智能装配式倒挂结构,包含基坑、连接于基坑顶部的圈梁、连接于基坑底部的封底板、连接于封底板和圈梁之间的单元式壁砖、连接于单元式壁砖水平角部的斜撑组件、设置于基坑顶部的及单元式壁砖上的传感器以及与传感器连接的远程控制端;
上下单元式壁砖之间通过对接组件拼装连接,顶单元式壁砖与圈梁之间通过对接组件拼装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圈梁包含梁匚单元件、梁直线单元件、连接于梁匚单元件与梁直线单元件之间和/或梁直线单元件与梁直线单元件之间的梁对接件;所述圈梁为多边形,梁匚单元件阴角对应多边形阴角设置。
进一步的,所述梁对接件为包边设置梁匚单元件和梁直线单元件端部的梁连板和连接于相邻连连板之间的高强螺栓;所述梁连板还设置于单元式壁砖正上方并设置有预留孔,预留孔对应穿接对
接组件。
进一步的,所述单元式壁砖包含壁主体、设置于壁主体顶端的壁顶连部以及设置于壁主体中部的壁侧连部,所述壁顶连部为凹凸企口,上下相邻的壁顶连部对应凹凸插接并预留穿接对接组件的孔槽;所述壁主体适应基坑的高度、长度和宽度进行分块预制且满铺;
所述壁侧连部为凹凸条块,水平相邻的壁侧连部咬合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对接组件包含匚形件、连接于匚形件外伸端的对连板以及连接于对连板外侧的对连螺母,所述匚形件上横部穿接上方的单元式壁砖,下横部穿接下方的单元式壁砖。
进一步的,所述斜撑组件在基础垂向上间隔设置,斜撑组件含撑体、连接于撑体两端的撑连板、连接于撑体与连接板之间的撑加强板、以及连接于撑连板与壁主体之间的撑连件;
所述撑体水平设置于圈梁转角处并连接于上下两壁主体连接处,撑连板还与对连板可拆卸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大圣智造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北京大圣智造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200519.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