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介质阻挡放电负载的双极性脉冲驱动电路及设备在审
申请号: | 202210200773.9 | 申请日: | 2022-03-03 |
公开(公告)号: | CN114696640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7-01 |
发明(设计)人: | 余亚东;周瑞敏;董斌;薛亚许;郑长兵;雷宗昌;江天鸿;方文睿 | 申请(专利权)人: | 平顶山学院 |
主分类号: | H02M7/48 | 分类号: | H02M7/48;H02M1/088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深软翰琪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4380 | 代理人: | 吴雅丽 |
地址: | 467000 河***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介质 阻挡 放电 负载 极性 脉冲 驱动 电路 设备 | ||
1.一种介质阻挡放电负载的双极性脉冲驱动电路,其主要特征在于驱动电路由直流电压回路、电流脉冲生成及能量回馈回路、负载能量回馈回路和介质阻挡负载构成。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介质阻挡放电负载的双极性脉冲驱动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直流电压回路由直流电压源Vdc、第一电感L1、第一二极管D1、第一电容C1和第二电容C2构成,其中:所述的直流电压源Vdc的正极与所述的第一电感L1左端相连、所述的第一电感L1右端与所述的第一二极管D1阳极相连、所述的第一二极管D1阴极与所述的第一电容C1阳极相连、所述的第一电容C1阴极与所述的第二电容C2阳极相连、所述的第二电容C2阴极与所述的直流电压源Vdc负极相连。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介质阻挡放电负载的双极性脉冲驱动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电流脉冲生成及能量回馈回路由第二二极管D2、第三二极管D3、第四二极管D4、第五二极管D5、第六二极管D6、第八二极管D8、第九二极管D9、第一功率开关管V1、第二功率开关管V2、第三功率开关管V3、第四功率开关管V4、第一变压器T1和第二变压器T2构成;所述的第二二极管D2阳极与所的述第一电容C1的阳极相连、所述的第二二极管D2阴极与所述的第一功率开关管V1的漏极相连、所述的第一功率开关管V1的源极与所述的第一变压器T1 的原边同名端相连、所述的第一变压器T1的原边非同名端与所述的第三功率开关管V3的漏极相连、所述的第三功率开关管V3的源极与所述的第二电容的阴极相连、所述的第五二极管D5的阳极与所述的第一变压器T1的原边非同名端相连、所述的第五二极管D5的阴极与所述的第二二极管D2阳极相连、所述的第三二极管D3的阳极与所述的第一变压器T1的副边非同名端相连、所述的第二二极管D2阴极与所述的第二功率开关管V2的漏极相连、所述的第二功率开关管V2的源极与所述的第二变压器T2的原边同名端相连、所述的第二变压器T2的原边非同名端与所述的第四功率开关管V4的漏极相连、所述的第四功率开关管V4的源极与所述的第二电容C2的阴极相连、所述的第八二极管D8的阳极与所述的第二变压器T2的原边非同名端相连、所述的第八二极管D8的阴极与所述的第二二极管D2阳极相连、所述的第九二极管D9的阳极与所述的第四功率开关管V4的源极相连、所述的第九二极管D9的阴极与所述的第二变压器T2的原边同名端相连、所述的第二变压器T2的副边同名端与所述的第四二极管D4的阴极相连。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介质阻挡放电负载的双极性脉冲驱动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负载能量回馈回路由第七二极管D7、第三电容C3、第四电容C4构成;所述的第七二极管D7的阴极与所述的第一电容的阴极相连、所述的第七二极管D7的阳极与所述的第三电容C3的阳极相连、所述的第三电容C3的阴极与所述的第四电容C4的阳极相连、所述的第四电容C4的阴极与所述的第二电容C2的阴极相连、所述第三电容C3的阳极与所述的第三二极管D3的阴极相连、所述的第四电容C4的阴极与所述的第四二极管D4的阳极相连。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介质阻挡放电负载的双极性脉冲驱动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介质阻挡负载的阳极与所述的第三电容C3的阴极相连、所述的介质阻挡负载的阴极与所述的第一变压器T1的副边同名端相连、所述的介质阻挡负载的阴极与所述的第二变压器T2的副边非同名端相连。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直流电压回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直流电压源Vdc的有效值可根据实际应用调节,所述的第一电感L和所述的第一电容C1的数值可根据滤波要求进行调节,所述的第一电容C1和所述的第二电容C2可根据分压要求同时调节。
7.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流脉冲生成及能量回馈回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一功率开关管V1、所述的第二功率开关管V2、所述的第三功率开关管V3、所述的第四功率开关管V4参数相同,所述的第五二极管D5、所述的第六二极管D6、所述的第八二极管D8、所述的第九二极管D9参数相同,所述的第三二极管D3、所述的第四二极管D4参数相同,所述的第三二极管D3、所述的第四二极管D4耐压要求比所述的第五二极管D5要求高,所述的第一变压器T1和所述的第二变压器T2参数相同。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平顶山学院,未经平顶山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200773.9/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