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同步硝化反硝化菌剂的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210202409.6 | 申请日: | 2022-03-02 |
公开(公告)号: | CN114606158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6-10 |
发明(设计)人: | 郭芳坤;宋迪;薛飞;余刚;黄奕伟;张帅威;杨继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华沃德源环境技术(济南)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12N1/20 | 分类号: | C12N1/20;C02F3/34;C12R1/01;C02F101/1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51600 山东***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同步 硝化 制备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同步硝化反硝化菌剂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将硝酸钾、柠檬酸钠、磷酸氢二钾以及七水硫酸镁的置于容器内进行混合,再将向容器内加入适量蒸馏水进行搅拌合成;S2:再将装富集培养液的试管中分别加少量的海泥在。该同步硝化反硝化菌剂的制备方法,首先,B88、B237菌株具有较强的反硝化作用,能够有效降解培养基中的硝酸盐,B88、B237菌株的快速生长是好气性的,因此可以在同步硝化反硝化菌剂制备过程中加入B88或B237菌株,以此提高降解的能力,且气性更加稳定,然后,利用异养硝化好氧反硝化菌在序批式反应器中处理氨氮浓度高达700mg/L的模拟废水,通过试验对温度,DO浓度,pH和水力停留时间因素进行研究,可以极大的提高了氨氮去除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反硝化菌剂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同步硝化反硝化菌剂的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反硝化菌剂是指一类能将硝态氮还原为气态氮的细菌群剂,已知的有10 科、50个属以上的种类具有反硝化作用。自然界中最普遍的反硝化细菌是假单胞菌属;其次是产碱杆菌属,现有的反硝化菌剂在使用时还存在一定缺陷,就比如;
如公开号CN106635923A一种适用于废水处理的高密度耐盐反硝化菌剂的制备方法,该制备方法是通过在添加生物填料的SBR反应器内,接种耐盐反硝化菌,按照接种、富集培养、实际废水淘洗反复循环运行方式制备高密度耐盐反硝化菌剂。该菌剂耐受高渗透压及高盐环境,1%-10%的盐浓度不影响其脱氮效果,能够有效脱除含盐废水中的硝态氮及亚硝氮,实现高盐含氮废水的同步硝化反硝化,能够解决高盐条件下总氮难达标的问题。本发明制备的高密度耐盐反硝化菌剂可用于食品加工、生物酿造、农药、皮革等高盐含氨氮废水的生物处理;
这种现有技术方案在使用时还存在以下问题:
1.不便于选取气性稳定和降解能力高的菌株;
2.不便于提高氨氮的去除效果;
所以需要针对上述问题进行改进。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同步硝化反硝化菌剂的制备方法,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提出的目前市场上的不便于选取气性稳定和降解能力高的菌株,不便于提高氨氮的去除效果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同步硝化反硝化菌剂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将硝酸钾、柠檬酸钠、磷酸氢二钾以及七水硫酸镁的置于容器内进行混合,再将向容器内加入适量蒸馏水进行搅拌合成;
S2:再将装富集培养液的试管中分别加少量的海泥在,然后放在25-30℃的环境下培养3-10天。
优选的,S1中所述硝酸钾、柠檬酸钠、磷酸氢二钾以及七水硫酸镁的比例在2:5:2:0.2,S1中所述的蒸馏水的含量为1000mg/L。
优选的,S1中所述上面成分溶解于水,调pH为7.2-7.6,分装于试管或烧瓶,于121℃蒸汽下灭菌20分钟后可得富集培养液。
优选的,S2中所述若培养液变混浊,有气泡产生,说明有反硝化菌生长,或检验其有无氨和亚硝酸产生。
优选的,包括以下步骤:
S3:将富集培养液通过滤纸进行过滤,再将取过滤后的滤液,用蒸馏水稀释100倍,然后通过自动化学分析仪检测培养基中的含氮量,测定菌株的反硝化作用能力;
S4:将筛选出的菌株在斜面上培养后,用10mL无菌水洗下,振荡混匀,然后通过稀释平板法测定筛选菌株的最适培养基及好气性;
S5:选取降解能力高和气性稳定的菌株,将其和培养基溶液一起放置在器皿内,之后以此加入母菌菌粉、淀粉、米糠、蛋白粉、营养肉汤粉和酵母提取物,再进行加热混合。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华沃德源环境技术(济南)有限公司,未经华沃德源环境技术(济南)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202409.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电力电缆切割辅助装置
- 下一篇:一种循环水节能平衡装置及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