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模数转换器在审
申请号: | 202210203072.0 | 申请日: | 2022-03-03 |
公开(公告)号: | CN114584149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6-03 |
发明(设计)人: | 胡伟波;冯景彬;崔海涛;杨尚争;石方敏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谷泰微电子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3M1/46 | 分类号: | H03M1/46 |
代理公司: | 无锡市观知成专利商标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32591 | 代理人: | 任月娜 |
地址: | 214000 江苏省无锡市***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转换器 | ||
1.一种模数转换器,其特征在于,包括:
数模转换模块,用于接收外部的第一目标控制信号、第二目标控制信号和基准模拟信号;通过所述第一目标控制信号和所述第二目标控制信号,对所述基准模拟信号进行数模转换处理并向后级输出一目标模拟信号;其中,所述数模转换模块包括两级分压单元;
采样比较模块,用于接收外部的初始模拟信号和所述数模转换模块输出的目标模拟信号,并向后级输出一中间数字信号;以及,
逻辑控制模块,用于接收所述采样比较模块输出的所述中间数字信号以及外部的时钟信号、使能信号、初始控制信号,对所述中间数字信号进行逻辑处理并向后级输出第一数字信号和第二数字信号以及对所述初始控制信号进行逻辑处理并向所述数模转换模块输出所述第一目标控制信号和所述第二目标控制信号。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模数转换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数模转换模块包括:第一分压单元和与所述第一分压单元相连的第二分压单元;
所述第一分压单元包括:依次相连的第一开关子单元、第一阻抗子单元和第二开关子单元;
所述第二分压单元包括:第二阻抗子单元和与所述第二阻抗子单元相连的第三开关子单元;
其中,所述第一阻抗子单元的一端连接外部的所述基准模拟信号,所述第一阻抗子单元的另一端接地;通过所述第一目标控制信号控制所述第一开关子单元和所述第二开关子单元,对所述基准模拟信号进行分压处理以得到第一中间电压和第二中间电压;
所述第二阻抗子单元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一中间电压,所述第二阻抗子单元的另一端连接所述第二中间电压;通过所述第二目标控制信号控制所述第三开关子单元,对所述第一中间电压和所述第二中间电压的差值进行分压处理以得到所述目标模拟信号。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模数转换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阻抗子单元包括:依次串联的2M个电阻器;
所述第二阻抗子单元包括:依次串联的2N个电阻器;其中,M和N均为大于或者等于1的整数,并且M+N为大于或者等于10的整数。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模数转换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开关子单元包括:2M个第一控制开关,各所述第一控制开关分别依次连接所述第一阻抗子单元的两个相邻的所述电阻器之间的串联节点;
所述第二开关子单元包括:2M个第二控制开关,各所述第二控制开关分别依次连接所述第一阻抗子单元的两个相邻的所述电阻器之间的串联节点;
其中,所述第一控制开关和所述第二控制开关之间错开一个所述串联节点。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模数转换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开关子单元包括:2N个第三控制开关,各所述第三控制开关分别依次连接所述第二阻抗子单元的两个相邻的所述电阻器之间的串联节点。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模数转换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采样比较模块包括:第一选择开关、第二选择开关、第三选择开关、电容器和比较单元,其中,所述第一选择开关与所述比较单元的反向输入端相连,所述电容器的正极连接所述第一选择开关和所述比较单元的反向输入端之间的连接节点,所述电容器的负极接地,所述第二选择开关和所述第三选择开关均连接至所述比较单元的同相输入端;
其中,通过所述第三选择开关,所述数模转换模块的输出端连接至所述比较单元的同相输入端。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模数转换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模数转换器工作时,所述第一选择开关和所述第二选择开关同时闭合,以使所述比较单元的同向输入端和反向输入端接收所述目标模拟信号。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模数转换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选择开关的开关工作状态与所述第一选择开关、所述第二选择开关的开关工作状态相反。
9.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模数转换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比较单元包括:依次相连的电流加法器、预放大器和动态锁存器。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模数转换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模数转换器还包括:缓冲模块,用于对所述目标模拟信号进行缓冲调节。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谷泰微电子有限公司,未经江苏谷泰微电子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203072.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