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拖车线束上防水效果好的连接头在审
申请号: | 202210204232.3 | 申请日: | 2022-03-02 |
公开(公告)号: | CN114552281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5-27 |
发明(设计)人: | 郑玉梅;沈春鹤;宁艳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米右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R13/52 | 分类号: | H01R13/52;H01R13/72 |
代理公司: | 上海互顺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1332 | 代理人: | 韦志刚;曹月明 |
地址: | 201900 上海市***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拖车 线束上 防水 效果 接头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拖车线束上防水效果好的连接头,包括盒体,所述盒体的外部套接有防水盖,且盒体与防水盖螺纹连接,所述盒体的周侧面开设有对称设置的两第一接线槽,所述盒体内侧的底部固定安装有安装板,所述安装板上设置有连接头,所述连接头的外部固定套接有防水膜,且防水膜固定安装在盒体顶部的敞口处,所述安装板上连接有两线束本体。通过扳手拧动螺母,使得螺母带动第一锥形齿轮转动,与若干第二锥形齿轮相互啮合,以此带动若干螺纹丝杆转动,使得螺纹丝杆以丝杆传动的方式调节若干绕线辊的位置,从而满足对不同长度线束本体的收卷处理,使得线束本体在使用时更加的整洁,不仅有利于线束本体的使用,也便于线束本体的维护查找。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拖车线束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拖车线束上防水效果好的连接头。
背景技术
线束是汽车电路的网络主体,没有线束也就不存在汽车电路。线束是指由铜材冲制而成的接触件端子与电线电缆压接后,外面再塑压绝缘体或外加金属壳体等,以线束捆扎形成连接电路的组件。线束产业链包括电线电缆、连接器、加工设备、线束制造和下游应用产业,线束应用非常广泛,可用在汽车、家用电器、计算机和通讯设备、各种电子仪器仪表等方面,车身线束连接整个车身,拖车线束一般用于汽车车身的外侧。
在拖车线束的使用过程中,因为拖车线束常用于汽车车身的外侧,对拖车线束的防水性有一定的要求,现有的拖车线束在使用时,其上的连接头缺少必要的防水结构,导致其防水效果较差,长时间暴露在外界,容易腐蚀而影响其导电效果,无法满足实际使用的需求;同时,现有的拖车线束在使用时,缺乏对线束的收卷结构,导致线束过于的分散、杂乱,影响线束的查找和使用。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拖车线束上防水效果好的连接头,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拖车线束上防水效果好的连接头,包括盒体,所述盒体的外部套接有防水盖,且盒体与防水盖螺纹连接,所述盒体的周侧面开设有对称设置的两第一接线槽,所述盒体内侧的底部固定安装有安装板,所述安装板上设置有连接头,所述连接头的外部固定套接有防水膜,且防水膜固定安装在盒体顶部的敞口处,所述安装板上连接有两线束本体,所述线束本体从第一接线槽中穿过,且线束本体上固定套接有密封环,所述密封环位于第一接线槽与线束本体的结合处,用于增强第一接线槽与线束本体结合处的密封性,所述盒体的底部固定安装有罩体,所述罩体的底部固定安装有收卷组件,且收卷组件用于线束本体的收卷整理。
可选的,所述收卷组件包括底板,所述底板固定安装在罩体底部的敞口处,所述罩体的周侧面开设有供线束本体穿过的若干第二接线槽。
可选的,所述底板的上表面开设有第一卡槽和若干第二卡槽,且第一卡槽位于底板的轴心处,若干所述第二卡槽呈圆形阵列分布。
可选的,所述底板的轴心处贯穿设置有连接杆,且连接杆与底板的结合处通过轴承转动连接,所述连接杆的底端固定有螺母,所述连接杆的顶端固定有第一锥形齿轮,所述第二卡槽的相对内壁之间通过轴承转动连接有螺纹丝杆,且螺纹丝杆的一端固定有第二锥形齿轮。
可选的,所述第一锥形齿轮和若干第二锥形齿轮均位于第一卡槽的内部,且第一锥形齿轮与若干第二锥形齿轮均相互啮合。
可选的,所述螺纹丝杆上螺纹连接有滑块,所述滑块与第二卡槽的内壁滑动配合,所述滑块的顶部通过轴承转动连接有绕线辊,若干所述绕线辊呈圆形阵列分布。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1、通过扳手拧动螺母,使得螺母带动第一锥形齿轮转动,与若干第二锥形齿轮相互啮合,以此带动若干螺纹丝杆转动,使得螺纹丝杆以丝杆传动的方式调节若干绕线辊的位置,从而满足对不同长度线束本体的收卷处理,使得线束本体在使用时更加的整洁,不仅有利于线束本体的使用,也便于线束本体的维护查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米右智能科技有限公司,未经上海米右智能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204232.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