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复合纤维无纺布及其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210207677.7 | 申请日: | 2022-03-04 |
公开(公告)号: | CN114576942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6-03 |
发明(设计)人: | 冯鸣 | 申请(专利权)人: | 冯鸣 |
主分类号: | F26B9/06 | 分类号: | F26B9/06;F26B25/06;F26B25/10;D04H1/492;D04H1/498;D04H1/437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10000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复合 纤维 无纺布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本发明属于无纺布领域,具体的说是一种复合纤维无纺布及其制备方法,包括无纺布主体;所述无纺布主体的外侧设置有复合纤维机构,所述复合纤维机构包括维纶吸湿层、银纤维抗菌层和锦纶耐磨层,所述维纶吸湿层固定连接在无纺布主体的顶端,所述银纤维抗菌层与维纶吸湿层远离无纺布主体的一端固定连接,所述锦纶耐磨层固定连接在银纤维抗菌层远离维纶吸湿层的一端,通过维纶吸湿层的作用起到增强无纺布整体的纤维强度的同时还增强了无纺布整体的吸湿性的作用,通过银纤维抗菌层的作用起到增强无纺布整体的防静电能力和抗菌性的效果,通过锦纶耐磨层的作用增强了无纺布整体外侧的抗磨能力。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无纺布领域,具体是一种复合纤维无纺布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无纺布又被称为不织布、针刺棉等,通过将各种纤维材质经过针刺工艺制作而成,通过采用同样的加工工艺可以做出不同的厚度、手感和硬度的无纺布。
随着技术的进步和时代的发展,无纺布在长时间使用的过程中也得到了不断的改进,现有的无纺布较以往的无纺布,透气、防潮和柔韧性都得到了较大的提升,对无纺布进行烘干的烘干装置在长时间使用的过程中也得到了不断的改进,对无纺布进行烘干的效率得到了极大的提升。
现有无纺布用烘干装置大都不便于将无纺布取出,在对烘干完成的无纺布进行取出时,只能将一组一组的将托架上的无纺布取出较为不便,或只能将所有无纺布一次性全部取出,导致有些无纺布未完全被烘干;因此,针对上述问题提出一种复合纤维无纺布及其制备方法。
发明内容
为了弥补现有技术的不足,现有无纺布用烘干装置大都不便于将无纺布取出,在对烘干完成的无纺布进行取出时,只能将一组一组的将托架上的无纺布取出较为不便,或只能将所有无纺布一次性全部取出,导致有些无纺布未完全被烘干的问题,本发明提出一种复合纤维无纺布及其制备方法。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本发明所述的一种复合纤维无纺布及其制备方法,包括无纺布主体;所述无纺布主体的外侧设置有复合纤维机构,所述复合纤维机构包括维纶吸湿层、银纤维抗菌层和锦纶耐磨层,所述维纶吸湿层固定连接在无纺布主体的顶端,所述银纤维抗菌层与维纶吸湿层远离无纺布主体的一端固定连接,所述锦纶耐磨层固定连接在银纤维抗菌层远离维纶吸湿层的一端,通过维纶吸湿层的作用起到增强无纺布整体的纤维强度的同时还增强了无纺布整体的吸湿性的作用,通过银纤维抗菌层的作用起到增强无纺布整体的防静电能力和抗菌性的效果,通过锦纶耐磨层的作用增强了无纺布整体外侧的抗磨能力。
优选的,一种复合纤维无纺布制备方法,该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对维纶吸湿层、银纤维抗菌层和锦纶耐磨层依次进行疏散和水刺,使维纶吸湿层与装置主体连接,银纤维抗菌层与维纶吸湿层连接,锦纶耐磨层与银纤维抗菌层连接形成一个整体;
S2;对形成一个整体的复合纤维无纺布放入复合纤维无纺布烘干装置的内部进行烘干;
S3:将烘干后的无纺布取出,使用切割装置对其进行裁切;
S4:将裁切过后的无纺布使用印染装置对将其表面印染上指定的图案或印染成指定的颜色。
优选的,所述S2中的复合纤维无纺布烘干装置具体为:所述装置主体的内部设置有组合机构,所述组合机构包括连接座、托架、连接块、连接槽、限位槽、限位块、移动组件、复位组件和固定组件,所述连接座固定连接在装置主体内壁的两侧,且连接座设置有多组,所述托架设置在每两组所述连接座之间,所述连接块固定连接在托架的两侧,且连接块滑动连接在连接槽的内部,所述连接槽开设在连接座上,所述限位槽开设在连接块的一侧,所述限位块的一端与限位槽卡合,所述移动组件设置在两组所述限位块之间,所述复位组件设置在两组所述限位块之间,所述固定组件设置在托架顶端的两侧,通过组合机构实现了可以一次将所有烘干的无纺布取出或只对烘干完成了的无纺布进行取出的功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冯鸣,未经冯鸣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207677.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声学黑洞消声结构
- 下一篇:一种用于主缆缠包带全天候作业的防护棚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