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船舶压电力系统拓扑结构在审
申请号: | 202210207899.9 | 申请日: | 2022-03-03 |
公开(公告)号: | CN114825313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7-29 |
发明(设计)人: | 许艳;刘国平;臧蕾;朱津毅;辛佳佳 | 申请(专利权)人: | 青岛阳浦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2J1/08 | 分类号: | H02J1/08;H02J1/10;B63H21/17;B63J3/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66000 山东省***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船舶 压电 力系 拓扑 结构 | ||
本发明涉及电力电子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船舶压电力系统拓扑结构;包括直流母线、第一转换模块、第二转换模块、第三转换模块和主发电机,直流母线的数量为两根,且两根直流母线首尾互连,每根直流母线上依次设置有第一转换模块、第二转换模块、第三转换模块,且两根直流母线上设置的第一转换模块对应相连通,并形成关键供电路径,第一转换模块上形成非关键供电路径,两根直流母线上设置的第二转换模块对应相连通,两根直流母线上设置的第三转换模块对应相连通,主发电机与第一转换模块连接,通过上述结构实现提高为船舶提供电力的稳定性。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力电子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船舶压电力系统拓扑结构。
背景技术
船舶供电系统容量规模和复杂程度的日趋增大,目前采用传统辐射式拓扑结构的供电系统。
但此类供电系统布局混乱,电缆在船舶各部位穿插,在发生事故和破损的情况下难以将局部故障迅速有效地隔离,从而影响系统供电的可靠性,严重时甚至会造成全船失电,危机船只的航行安全。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船舶压电力系统拓扑结构,旨在解决现有技术中的供电系统内的电缆在船舶各部位穿插,在发生事故和破损的情况下难以将局部故障迅速有效地隔离,从而影响系统供电的可靠性的技术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的一种船舶压电力系统拓扑结构,包括直流母线、第一转换模块、第二转换模块、第三转换模块和主发电机,所述直流母线的数量为两根,且两根所述直流母线首尾互连,每根所述直流母线上依次设置有所述第一转换模块、所述第二转换模块、所述第三转换模块,且两根所述直流母线上设置的所述第一转换模块对应相连通,并形成关键供电路径,所述第一转换模块上形成非关键供电路径,两根所述直流母线上设置的所述第二转换模块对应相连通,两根所述直流母线上设置的所述第三转换模块对应相连通,所述主发电机与所述第一转换模块连接。
其中,所述第一转换模块、所述第二转换模块和所述第三转换模块均由DC/AC换流器和三个DC/DC变换器组成,且所述DC/AC换流器和每个所述DC/DC变换器分别与所述直流母线连接。
其中,所述船舶压电力系统拓扑结构还包括断路器,所述断路器的数量为两个,两个所述断路器分别设置于两根所述直流母线首尾互连处。
其中,所述第一转换模块与岸电接口连通。
其中,所述船舶压电力系统拓扑结构还包括推进电机,所述推进电机与所述第二转换模块连接。
其中,所述船舶压电力系统拓扑结构还包括隔离变压器,所述DC/AC换流器上连接由所述隔离变压器。
本发明的一种船舶压电力系统拓扑结构,所述船舶压电力系统拓扑结构可分为外层的环状电力网络和内层的区域配电网络,船舶的左舷和右舷分别牵引一根所述直流母线,通过两根所述直流母线首尾互连、对称设置,且形成环状,每根所述直流母线分为三个模块,两根所述直流母线上设置的所述第一转换模块对应相连通,两根所述直流母线上设置的所述第二转换模块对应相连通,将负载划分为五个区域,两根所述直流母线上设置的所述第三转换模块对应相连通,从而形成蜂窝状的区域配电网络,所述第一转换模块、所述第二转换模块和所述第三转换模块将进行电力转换、检测和限制通过半导体设备的电流,并在发生故障时能够保护供电系统,两根所述直流母线上设置的所述第一转换模块对应相连通,并形成关键供电路径,关键供电路径具有两条供电路径,可由两根所述直流母线进行供电,非关键负载只有一条供电路径,以便发生故障时立即卸载而不影响关键负载的用电可靠性,此类供电系统在舰船建造时期,能够减少电缆数量、配电设备以及穿仓接头数量,简化电缆铺设工作,有利于模块化建造,使得设备的安装、调试和试验更加安全和方便,实现了提高为船舶提供电力的稳定性。
附图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青岛阳浦智能科技有限公司,未经青岛阳浦智能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207899.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