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可切换生产过氧化氢或氢气的双阴极电解槽在审
申请号: | 202210209368.3 | 申请日: | 2022-03-04 |
公开(公告)号: | CN114672826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6-28 |
发明(设计)人: | 李国岭 | 申请(专利权)人: | 化学与精细化工广东省实验室 |
主分类号: | C25B1/30 | 分类号: | C25B1/30;C25B1/55;C25B9/17;C25B9/19;C25B11/031;C25B11/052;C25B11/065;C25B11/077;C25B11/089;C25B11/095;C25B1/04 |
代理公司: | 广州保泰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44813 | 代理人: | 陈领 |
地址: | 515000 广***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切换 生产 过氧化氢 氢气 阴极 电解槽 | ||
1.一种可切换生产过氧化氢或氢气的双阴极电解槽,其特征在于:包括阳极和双阴极,所述阳极设置在槽壁上;所述阳极包括氧化物单晶片和导电玻璃,所述氧化物单晶片负载在导电玻璃的导电膜上;所述双阴极包括第一阴极和第二阴极,其中第一阴极包括碳基材料及多孔道载体,第二阴极为镍基材料;双阴极采用程序控制进行切换,使第一阴极或第二阴极有且仅有一个处于工作状态。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切换生产过氧化氢或氢气的双阴极电解槽,其特征在于:在生产时,若目标产物仅为过氧化氢,切换至第一阴极,并通入氧气,在阳极室生成过氧化氢,同时在阴极室也生成过氧化氢;若目标产物包含氢气,切换至第二阴极,在阳极室生成过氧化氢,同时阴极室生成所需氢气。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切换生产过氧化氢或氢气的双阴极电解槽,其特征在于:所述氧化物单晶片为纯相或掺杂钒酸铋单晶{111}、{110}、{112}、{100}晶面或掺杂氧化锌单晶{0001}晶面。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可切换生产过氧化氢或氢气的双阴极电解槽,其特征在于:所述掺杂钒酸铋单晶的化学成分为(Bi1-xAx)(V1-yBy)O4,其中A为空位或+1/+2/+3价金属阳离子或其混合组分,B为+4/+6价金属阳离子或其混合组分,0≤x,y≤0.2;所述掺杂氧化锌单晶的化学成分为Ga:ZnO。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掺杂金属阳离子,其特征在于:所述+1价金属阳离子为Li、Na、K;+2价金属阳离子为Mg、Ca、Sr、Zn;+3价金属阳离子为Ga、In、Sc、Y或其他稀土元素;所述+4价金属阳离子为Ti、Ge;+6价金属阳离子为W、Mo。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切换生产过氧化氢或氢气的双阴极电解槽,其特征在于:所述碳基材料为石墨/炭黑/聚四氟乙烯复合物、氧化或掺杂的碳材料或碳基单原子催化剂。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切换生产过氧化氢或氢气的双阴极电解槽,其特征在于:所述多孔道载体为ABS、CPVC、FKM、HDPE、PFA、PP-363、PTFE或PVC有机材质。
8.如权利要求1或7所述的一种可切换生产过氧化氢或氢气的双阴极电解槽,其特征在于:所述多孔道载体内衬网格状石墨层用于传导电荷,碳基材料镶嵌于载体内并与石墨层紧密接触,氧气可通过载体内孔道均匀扩散到碳基材料表面。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切换生产过氧化氢或氢气的双阴极电解槽,其特征在于:所述双阴极中的第一阴极和第二阴极采用背靠背结构或分立结构。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一种可切换生产过氧化氢或氢气的双阴极电解槽,其特征在于:所述背靠背结构中碳基材料和镍基材料背靠背位于多孔道载体两侧,共用同一根导线,通过旋转方式切换工作状态;所述分立结构中,碳基材料和多孔道载体组合成一个阴极,镍基材料为另一个分立的阴极,通过升降方式切换工作状态。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化学与精细化工广东省实验室,未经化学与精细化工广东省实验室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209368.3/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