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吸附式飞行机器人在审
申请号: | 202210210277.1 | 申请日: | 2022-03-04 |
公开(公告)号: | CN114537548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5-27 |
发明(设计)人: | 刘兴超;杨大伟;鞠辰 | 申请(专利权)人: | 哈尔滨工业大学重庆研究院;哈尔滨工业大学 |
主分类号: | B62D57/024 | 分类号: | B62D57/024;B60F5/02;B64C27/20 |
代理公司: | 哈尔滨市伟晨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23209 | 代理人: | 荣玲 |
地址: | 401120 重庆*** | 国省代码: | 重庆;50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吸附 飞行 机器人 | ||
1.一种吸附式飞行机器人,其特征在于,包括负压腔体、飞行吸附动力装置、行走装置、控制装置和供电装置;
负压腔体为顶部敞口的空腔结构,负压腔体的敞口端面所在的平面为负压腔体的吸附面;
飞行吸附动力装置设置于负压腔体的负压腔内,飞行吸附动力装置的进风口朝向负压腔体的吸附面,且飞行吸附动力装置的进风口的端面低于负压腔的吸附面;飞行吸附动力装置的出风口位于负压腔的底部,且飞行吸附动力装置的出风口贯穿负压腔的底部;
负压腔体的负压腔里设有行走装置,以使机器人吸附作业时在作业面移动行走;
所述飞行吸附动力装置和行走装置分别与所述控制装置连接,所述控制装置控制所述飞行吸附动力装置和行走装置的运转;
所述供电装置与控制装置连接,用以控制装置、飞行吸附动力装置和行走装置的供电。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吸附式飞行机器人,其特征在于,所述飞行吸附动力装置为涵道风机。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吸附式飞行机器人,其特征在于,多个所述涵道风机成中心对称的方式布设在所述负压腔体内。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吸附式飞行机器人,其特征在于,所述涵道风机进风口的端面低于负压腔吸附面10-30mm。
5.根据权利要求1-4任意一项所述的吸附式飞行机器人,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装置包括飞行控制单元和遥控控制单元,飞行控制单元用以控制吸附式飞行机器人的吸附飞行,遥控控制单元用以吸附式飞行机器人的无线遥控。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吸附式飞行机器人,其特征在于,遥控控制单元包括遥控系统和遥控器,遥控系统布置于负压腔体的负压腔,遥控系统与飞行控制单元连接;遥控器与遥控系统无线连接;遥控器通过遥控系统传输指令至控制器,无线遥控吸附式飞行机器人。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吸附式飞行机器人,其特征在于,行走装置包括固定座、行走电机和行走车轮;
固定座设置于负压腔体内靠近腔壁的位置,固定座具有安装腔,行走电机的连接端设置于安装腔内,行走电机的输出端连接所述行走车轮。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吸附式飞行机器人,其特征在于,行走装置还包括缓冲结构,缓冲结构设置于安装腔;缓冲结构一端抵接安装腔底面,缓冲结构另一端抵接行走电机。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吸附式飞行机器人,其特征在于,所述缓冲结构包括上下相连接的第一弹性体缓冲件和第二弹性体缓冲件;
第一弹性体缓冲件的上端抵接行走电机的连接端,第二弹性体缓冲件的下端抵接安装腔的底部。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吸附式飞行机器人,其特征在于,第一弹性体缓冲件为弹簧;第二弹性体缓冲件的材质为发泡材料,或第二弹性体缓冲件为橡胶、乳胶、EVA、ACF(人工软骨材料)、ABR(塑胶材料)、EPS和XRD材料中一种或多种制成的弹性体;
或者是,第一弹性体缓冲件为发泡材料制成的弹性体,或第一弹性体缓冲件采用橡胶、乳胶、EVA、ACF、ABR、EPS和XRD材料中一种或多种制成的弹性体;第二弹性体缓冲件为弹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哈尔滨工业大学重庆研究院;哈尔滨工业大学,未经哈尔滨工业大学重庆研究院;哈尔滨工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210277.1/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