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岩屑床破坏器清岩效果评价方法和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210212038.X | 申请日: | 2022-03-04 |
公开(公告)号: | CN114991693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5-16 |
发明(设计)人: | 黄文君;彭硕;高德利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 |
主分类号: | E21B27/00 | 分类号: | E21B27/00;E21B7/06;E21B41/00;E21B7/04;E21B47/00 |
代理公司: | 北京三友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127 | 代理人: | 李雅琪;徐焕 |
地址: | 102249***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岩屑 破坏 器清岩 效果 评价 方法 装置 | ||
本说明书实施例提供一种岩屑床破坏器清岩效果评价方法和装置。所述方法包括:构建对应于目标岩屑床破坏器的目标几何模型;模拟所述目标几何模型在至少两种钻进参数下的旋转状态;分别获取各个旋转状态所对应的流场参数;基于所述流场参数计算清洁度;根据所述清洁度评价所述目标岩屑床破坏器的清岩效果。上述方法与实际的岩屑床破坏器的结构相结构,考虑了不同参数对清岩过程的影响,从而能够直接定量地对岩屑床破坏器的清岩效果进行表征,进而能够对岩屑床破坏器的结构以及清岩方案进行进一步的优化,有利于生产开发过程的有效实施。
技术领域
本说明书实施例涉及地质勘探开发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岩屑床破坏器清岩效果评价方法和装置。
背景技术
在油气开发过程中,大斜度井、大位移井和水平井等井型越来越多。在这些特殊的井型中,由于钻井本身斜角过大,钻井过程中产生的岩屑颗粒容易在大斜度井段的下井壁处形成堆积,从而逐渐形成岩屑床。由于钻具可能会贴近井壁,使得岩屑床会影响钻具的前进,导致钻具下钻过程不通畅,从而增加设备负载,提高施工风险。为了克服上述问题,需要对岩屑床进行清理。
在实际应用中,岩屑床破坏器是一种较为常用的用于解决岩屑床堆积问题的设备。基于岩屑床破坏器的实际结构对岩屑床进行刮削,以实现清楚岩屑床的效果。在利用岩屑床破坏器进行清洁时,一般需要确定清岩效果,以决定是否需要继续清岩或是调整清岩方案。而目前确定清岩效果的方法往往通过其他类型的参数来间接确定清洁效果,例如通过求取摩阻系数、当量循环密度差值来评估清洁效果。但是上述评估并不是特别针对岩屑床破坏器的清洁效果,所得到的评估结果可能受多个因素的影响,所得到的评估结果也不是完全与清洁效果相对应,从而影响井眼清洁的评估结果的准确性。因此,目前亟需一种能够针对岩屑床破坏器的清岩效果进行针对性的、准确的评估的方法。
发明内容
本说明书实施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岩屑床破坏器清岩效果评价方法和装置,以解决如何针对岩屑床破坏器的清岩效果进行针对性的、准确的评估。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说明书实施例提出一种岩屑床破坏器清岩效果评价方法,包括:构建对应于目标岩屑床破坏器的目标几何模型;模拟所述目标几何模型在至少两种钻进参数下的旋转状态;分别获取各个旋转状态所对应的流场参数;基于所述流场参数计算清洁度;根据所述清洁度评价所述目标岩屑床破坏器的清岩效果。
本说明书实施例还提出一种岩屑床破坏器清岩效果评价装置,包括:目标几何模型构建模块,用于构建对应于目标岩屑床破坏器的目标几何模型;旋转状态模拟模块,用于模拟所述目标几何模型在至少两种钻进参数下的旋转状态;流场参数获取模块,用于分别获取各个旋转状态所对应的流场参数;清洁度计算模块,用于基于所述流场参数计算清洁度;清岩效果评价模块,用于根据所述清洁度评价所述目标岩屑床破坏器的清岩效果。
本说明书实施例还提出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指令,所述计算机程序/指令在被执行时实现上述岩屑床破坏器清岩效果评价方法。
由以上本说明书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可见,本说明书实施例通过构建对应于目标岩屑床破坏器的目标几何模型,通过模拟所述目标几何模型在至少两种钻进参数下的旋转状态,能够进一步地获取到不同旋转状态下的流场参数,通过所获取的流场参数能够实现清洁度的计算,最终通过清洁度实现目标岩屑床破坏器的清岩效果的评估。上述评估与实际的岩屑床破坏器的结构相结构,考虑了不同参数对清岩过程的影响,从而能够直接定量地对岩屑床破坏器的清岩效果进行表征,进而能够对岩屑床破坏器的结构以及清岩方案进行进一步的优化,有利于生产开发过程的有效实施。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说明书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说明书中记载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石油大学(北京),未经中国石油大学(北京)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212038.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