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原木拼板及其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210212137.8 | 申请日: | 2022-03-05 |
公开(公告)号: | CN114454269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5-10 |
发明(设计)人: | 王霞;倪水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杭州昭朗五金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7D1/04 | 分类号: | B27D1/04;B27D1/08;C09J163/02;C09J11/04;C08G59/44;B32B3/08;B32B3/22;B32B3/30;B32B21/13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11200 浙***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原木 拼板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本申请涉及原木拼板的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原木拼板及其制备方法。一种原木拼板,包括上挡板、中挡板和下挡板,所述上挡板、中挡板和下挡板间隔设置,所述上挡板与中挡板之间以及中挡板与下挡板之间均设置有芯板,所述上挡板、中挡板、下挡板和芯板组成中心板,所述中心板宽度方向的两侧沿中心板的长度方向均设置有侧板,所述中心板厚度方向的两侧均设置有面板。其制备方法为:S1:裁板;S2:榫槽内粘附海绵条,榫块的侧壁上均涂覆木材粘接剂;S3:榫卯相连并压紧;S4:将面板用木材粘接剂粘接到中心板和侧板的两侧,等待固化完成即可。本申请具有提高原木拼板稳定性和耐久性的优点。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拼装木板的领域,更具体地说,它涉及一种原木拼板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传统的实木板是用一整块木材制作成的木板,其价格较高,对于很多家庭来说,将实木板用于装修的成本较大。
实木复合板是一种很好的替代方案,其是通过用多个不同材质的木材层进行复合拼装而成,而且实木复合板与实木板在家装上的各项性能以及美观度上的差异不大,因此对于很多预算不够的家庭来说,实木复合板是一个更好的选择。
目前,市场上的实木复合板分为多层实木复合板和三层实木复合板,其层与层之间是通过木材粘结剂进行粘接的。由于实木复合板的每层板均为一整块木板,而采用不同材质的木板进行组合时,由于不同的木材其含水量以及对环境的适应能力也不同,这使得复合板在使用过程中对于环境的适应能力较差,容易由于内部含水率变化发生膨胀或收缩而开裂。
发明内容
为了提高复合木板的稳定性和耐久性,本申请提供一种原木拼板及其制备方法。
第一方面,本申请提供一种原木拼板,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原木拼板,其特征在于,包括中间板和设于中间板厚度方向上两侧的面板;
所述中间板包括中心板、以及设置于中心板宽度方向两侧的侧板;
所述中心板包括上挡板、中挡板、下挡板和芯板;上挡板、中挡板和下挡板,所述上挡板、中挡板和下挡板间隔设置,所述芯板设置于所述上挡板与中挡板之间和中挡板与下挡板之间。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中心板采用多块短料木板进行拼接而成,对于原料的利用率明显提高。且侧板、上挡板、中挡板、下挡板以及芯板之间的拼装方式可以使得复合板在横向以及纵向均得到固定,在使用的时候不易发生形变,具有较好的结构强度。而且短料木板拼装成的复合板与多层木板粘接的复合板相比,相邻短料木板之间具有一定的间隙,可供木板在使用过程中膨胀缓冲,从而提高复合木板的稳定性和耐久性。
优选的,所述上挡板与芯板之间、所述芯板与芯板之间、所述芯板与中挡板之间、所述芯板与下挡板之间以及中心板与侧板之间均采用榫卯连接。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每个相邻木板之间的拼接采用榫卯连接的方式可以使得相邻木板之间的连接更加稳定,提高复合板整体的力学性能。
优选地,所述侧板与中心板之间还通过木材粘结剂进行粘接。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木材粘结剂可以提高侧板与中心板之间的连接强度,从而提高上挡板、中挡板、下挡板和芯板被侧板进一步固定,提高稳定性。
优选的,所述上挡板与芯板之间、所述芯板与芯板之间、所述芯板与中挡板之间以及所述芯板与下挡板之间设有4-5mm的间隙。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预留4-5mm的间隙可以使得复合板在使用的过程中,当拼装的木板受到环境温度以及湿度的影响而老化时,木板不易相互挤压变形,提高复合木板的耐久能力。
优选的,所述面板靠近中间板的一侧连接有定位条,所述中间板靠近面板的一侧的侧壁上均开设有用于与定位条配合使用的定位槽,所述定位条与定位槽卡接,所述定位条和定位槽侧壁之间涂覆有木材粘接剂,所述面板与中心板之间涂覆有木材粘接剂。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杭州昭朗五金有限公司,未经杭州昭朗五金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212137.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