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低秩注意力机制的口罩人脸识别算法在审
申请号: | 202210213119.1 | 申请日: | 2022-03-07 |
公开(公告)号: | CN114581984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6-03 |
发明(设计)人: | 李潇;胡俐蕊 | 申请(专利权)人: | 桂林理工大学 |
主分类号: | G06V40/16 | 分类号: | G06V40/16;G06K9/62;G06V10/774;G06V10/82;G06N3/04;G06N3/08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41004 广西壮*** | 国省代码: | 广西;4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注意力 机制 口罩 识别 算法 | ||
1.一种基于低秩注意力机制的口罩人脸识别算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1)构建数据集并进行预处理;
2)构建低秩注意力机制:
2.1)初始化k(k<<i)个向量μ(t)(t为迭代次数)以迭代(iterate)方式对卷积神经网络中的人脸特征图X进行低秩化学习,获得口罩人脸组件:将分别与人脸特征图X中所有像素点Xj进行相似计算得到注意力图(Attention Maps)(k张注意力图):
再使用对进行更新,每一次更新为与所有像素点相似度的加权平均(即为Non-Local模块中的映射计算(Mapping calculate)),往与其相似像素点的方向进行更新:
在组件学习模块中进行t次迭代;
2.2)通过口罩组件定位口罩:低秩人脸组件μ中含有口罩组件和人脸组件,本文将μ={μ1,μ2,…μk}与口罩组件(预先通过可视化确定的口罩组件)进行余弦相似计算,超过阈值的组件判断为口罩组件μm={μ1,μ2,…μl},使用μm和X通过注意力机制构建口罩特征图Xm:
Cm=softmax(μlTX)
Xm=Cmμm
2.3)为了降低口罩部分权重,本文构建了掩膜模块,将口罩特征图Xm通过Sigmoid函数,归一化到[0,1],获得口罩掩膜,本文使用“1”减去口罩掩膜,口罩特征置0,获得有效人脸掩膜,进而实现在口罩人脸上分离出有效人脸Y:
M(Xm)=Sigmoid(Xm)
Y=(1-M(Xm))*X
3)将改进的注意力机制嵌入在ResNet50的低层;
4)设置输入图片大小,训练集batch_size和测试的batch_size的大小,迭代训练(epoch),使用随机梯度下降(SGD)作为网络优化器,初始学习率;训练第一步:本发明将算法在口罩人脸数据集进行训练,主要目的完成对组件模块的训练,训练第二步:如果组件学习模块在正常人脸数据集上再进行更新,将会降低口罩人脸组件学习性能,因此固定组件学习模块,将第一步得到的算法使用混合数据集进行训练,提升正常人脸识别性能;
5)先使用摄像头获得实时的人脸图像,使用retinaface进行人脸检测,使用本文的模型对检测到人脸进行特征提取,再进行特征比对,获得身份信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低秩注意力机制的口罩人脸识别算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1)中,使用retinaface对CASIA-WebFace人脸数据集进行人脸检测与人脸对齐,并进行中心裁剪,去除无用背景,使用生成式对抗网络对处理后的数据进行模拟口罩佩戴,形成口罩人脸数据集。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低秩注意力机制的口罩人脸识别算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3)中,将改进的注意力机制嵌入在ResNet50的layer1层后,将layer1的输出特征作为输入特征,进行构建出口罩人脸特征提取模型。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低秩注意力机制的口罩人脸识别算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5)中,先使用摄像头获得实时的人脸图像,使用retinaface进行人脸检测,使用本文的模型对检测到人脸进行特征提取,再进行特征比对,获得身份信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桂林理工大学,未经桂林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213119.1/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