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管道振动智能监测控制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2210213147.3 | 申请日: | 2022-03-04 |
公开(公告)号: | CN114577335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6-03 |
发明(设计)人: | 赵博;董雷;毛博;陈旭东;蒋建辉;卫大为;白云;王丹;张恒;胡启龙;张卫军;王浩;于文召;吴昊;韩传高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安热工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H17/00 | 分类号: | G01H17/00;F16L3/10;F16L55/035 |
代理公司: | 西安智大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 61215 | 代理人: | 王晶 |
地址: | 710032 陕***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管道 振动 智能 监测 控制系统 | ||
1.一种管道振动智能监测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传输管道(1)、检测装置(2)、控制装置和减震装置(3);
所述传输管道(1)用于向发电机输送反应堆热交换时生成的热蒸汽;
检测装置(2)用于设置传输管道(1)上的监测点进行监测传输管道(1)的振动情况,同时获取振动幅度数据,然后将振动幅度数据发送至控制装置;
控制装置用于根据接收到的振动幅度数据进行分析,同时向减震装置(3)发送控制指令;
减震装置(3)用于降低传输管道(1)的振动幅度,同时沿传输管道(1)进行移动从而对传输管道(1)的振动高峰点进行辅助减震。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管道振动智能监测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减震装置(3)包括固定缓冲装置(31)和辅助缓冲装置(32),所述固定缓冲装置(31)与传输管道(1)固定连接,同时用于安装和支撑传输管道(1),所述辅助缓冲装置(32)与传输管道(1)拆卸式连接,且沿传输管道(1)移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管道振动智能监测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缓冲装置(31)包括安装支架、第一锁定机构、第一接触避震机构,所述第一锁定机构设置在安装支架上,所述第一锁定机构所述第一接触避震机构设置在第一锁定机构上,所述第一锁定机构带动第一接触避震机构与传输管道(1)进行锁定连接,所述第一接触避震机构与传输管道(1)结构抵接且用于减轻传输管道(1)的震动。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管道振动智能监测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辅助缓冲装置(32)包括第一移动机构、缓冲底座、第二锁定机构和第二接触避震机构,所述缓冲底座设置在第一移动机构上,所述第一移动机构带动辅助缓冲装置(32)进行移动,所述缓冲底座降低传输管道(1)竖直方向的振动,所述第二锁定机构设置在缓冲底座上,且第二锁定机构将第二接触避震机构与传输管道(1)进行抵接锁定。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管道振动智能监测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辅助缓冲装置(32)上连接牵引装置(4),所述牵引装置(4)用于带动辅助缓冲装置(32)进行移动。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管道振动智能监测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牵引装置(4)包括第二移动机构和限位连接机构,所述限位连接机构设置在所述第二移动机构上,所述限位连接机构产生动力带动牵引装置(4)进行移动,所述限位连接机构将牵引装置(4)与辅助缓冲装置(32)进行绑定连接,所述牵引装置(4)当限位连接机构与辅助缓冲装置(32)连接后,通过第二移动机构向辅助缓冲装置(32)提供动力,同时辅助缓冲装置(32)在第一移动机构的移动辅助和第二移动机构的牵引下沿传输管道(1)进行滑动。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管道振动智能监测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检测装置(2)包括竖向监测装置和水平监测装置,所述水平监测装置监测传输管道(1)振动时的管道水平振动数据,所述竖向监测装置监测传输管道(1)振动时的管道竖向振动数据。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管道振动智能监测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竖向监测装置与水平监测装置的结构均相同,均包括振动器、转换装置和发射器,所述振动器用于检测收集传输管道(1)的振动信号,所述转换装置将振动信号转换为电信号,所述发射器将电信号进行发送,所述检测装置(2)还设置有安装架,所述安装架设置在传输管道(1)上,所述振动器、转换装置和发射器均设置在所述安装架上,且转换装置分别与振动器和发射器电性连接。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管道振动智能监测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装置包括接收模块、振动分析模块和反馈模块,所述接收模块接收检测装置(2)发送的电信号,所述振动分析模块将电信号进行分析,从而得到对应各个监测点的振动水平参数,所述反馈模块用于向其他模块发送控制指令。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安热工研究院有限公司,未经西安热工研究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213147.3/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畜脸识别方法
- 下一篇:一种协议签署方法及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