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液滴微流控系统以及控制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210213398.1 | 申请日: | 2022-03-04 |
公开(公告)号: | CN114602564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6-10 |
发明(设计)人: | 吴文明;王庆冉;王康宁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东省科学院生物与医学工程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B01L3/00 | 分类号: | B01L3/00 |
代理公司: | 广州嘉权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44205 | 代理人: | 黎扬鹏 |
地址: | 510500 广东省***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液滴微流控 系统 以及 控制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液滴微流控系统及控制方法,其中系统包括第一油相注射泵、第二油相注射泵以及微流管道;第一油相注射泵的输出端口连接至微流管道的第一输入端;第二油相注射泵的输出端口连接至微流管道的第二输入端;第一油相注射泵用于向微流管道注入第一油相试剂,形成第一微流液滴;第二油相注射泵用于向第一微流液滴中注入第二油相试剂,在第一微流液滴中形成若干第二微流液滴,第二微流液滴中包裹有样品试剂;方案结构简单,操作方法也更为便捷,可以对液滴的生成过程实现精准控制,显著的降低了人为因素、外加电场以及温度场对样品的污染和破坏,降低了样品的损耗,可广泛应用于微流控技术领域。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微流控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液滴微流控系统及控制方法。
背景技术
液滴微流控作为微流控芯片研究中的重要分支,是近年来在传统连续流微流控系统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利用互不相溶的两种(例如水和油)或多种液相产生分散的微液滴进行实验操作的非连续流微流控技术。随着现代高新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液滴微流控技术中的微液滴以其独特的流体力学特性及微尺度效应,已被广泛应用于医学、生物、动力、化工、核能、石油、冶金等领域。而微液滴生成的大小、稳定性、以及均匀度都严重影响其应用效果。
液滴微流控技术主要包括液滴生成、分裂与融合、内涵物分析等。其中,液滴的生成是依靠油水两相的剪切力和表面张力共同作用而实现;液滴的分裂是指将一个液滴分裂成多个液滴的液滴操控技术,其可在液滴生成后进一步调控液滴的体积、内涵物的浓度,从而获得高通量分析结果,因此,在液滴微流控芯片技术的应用中,液滴的分裂是极为重要的液滴操控技术之一。
现有技术中,通常使用机械泵阀系统对液滴微流控芯片进行操控。然而现在现有技术的相关系统中,仪器设备加工昂贵、泵阀系统难以获得流场稳定性,难以实现精准操控;并且采用外加的电场或温度场又对液滴具有一定破坏性。因此,现有的基于液滴微流控技术的研究中,迫切需要一种更为简便、操作条件温和、主动性强和灵活度高的液滴操控技术。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为至少部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之一,本发明实施例目的在提供一种液滴微流控系统以及相应的控制方法,以使得应用于连续流动PCR的管道或者是芯片式PCR的空腔,以满足不同PCR形式的使用要求。
本发明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
在第一方面,本发明方案提供了一种液滴微流控系统,该系统包括第一油相注射泵、第二油相注射泵以及微流管道;所述第一油相注射泵的输出端口连接至所述微流管道的第一输入端;所述第二油相注射泵的输出端口连接至所述微流管道的第二输入端;
所述第一油相注射泵用于向所述微流管道注入第一油相试剂,形成第一微流液滴;所述第二油相注射泵用于向所述第一微流液滴中注入第二油相试剂,在所述第一微流液滴中形成若干第二微流液滴,所述第二微流液滴中包裹有样品试剂。
在一些可选的实施例中,所述微流控系统还包括至少一个样本注射泵,所述样本注射器的输出端口连接至所述微流管道的第二输入端;
所述样本注射泵用于向所述第二微流液滴中注入样本试剂。
在一些可选的实施例中,所述微流控系统还包括样本注入管道,所述样本注入管道的数量与所述样本注射泵的数量相同,所述样本注入管道的一端连接至所述样本注射泵的输出端口,所述样本注入管道的另一端连接至所述微流管道的第二输入端。
在一些可选的实施例中,所述第二油相注射泵的输出端口设有注射针头,所述第二油相注射泵通过所述注射针头连接至所述第二输入端;所述样本注入管道的另一端设在所述注射针头中,所述注射针头的内壁与所述样本注入管道之间留有缝隙。
在一些可选的实施例中,所述样本注入管道为聚醚醚酮管。
在一些可选的实施例中,所述微流管道为硅胶管道。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东省科学院生物与医学工程研究所,未经广东省科学院生物与医学工程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213398.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