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大麻二酚-2-烟酸酯及其应用有效
申请号: | 202210213726.8 | 申请日: | 2022-03-07 |
公开(公告)号: | CN114349695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5-20 |
发明(设计)人: | 孙玉凤;王凤忠;范蓓;佟立涛;孙晶;卢聪;王永泉;白亚娟;李敏敏;李春梅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产品加工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C07D213/80 | 分类号: | C07D213/80;C07D213/803;A61P25/00;A61P35/00;A61K8/49;A61Q19/00 |
代理公司: | 北京领科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11690 | 代理人: | 张丹 |
地址: | 100193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大麻 烟酸 及其 应用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大麻二酚‑2‑烟酸酯及其应用,具体地,本发明涉及式I所示化合物、其立体异构体或药学上可接受的盐,该大麻二酚‑2‑烟酸酯具有良好稳定性,对神经细胞损伤、皮肤细胞损伤具有保护作用,可诱导人乳腺癌细胞凋亡,在医药及化妆品生产中具有实际应用价值,式I。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化工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新型大麻二酚衍生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背景技术
工业大麻为桑科大麻属植物,具有重要的药用价值,其萜类次生代谢产物—大麻素具有多种生物活性。四氢大麻酚(Tetrahydrocannabinol,THC)和大麻二酚(Cannabidiol,CBD)是大麻素中含量较高的成分。虽然四氢大麻酚可用于治疗癌症引起的呕吐,但因其具有成瘾性,在许多国家禁止使用。与四氢大麻酚不同,大麻二酚无精神成瘾性,且具有抗惊厥、镇静催眠、抗焦虑、抗精神病、抗炎及神经保护作用,成为医药、化妆品、食品领域极具应用前景的天然活性成分。
现有研究表明,大麻二酚在含有乙醇的人工胃液中可产生四氢大麻酚(张煦然,范德凯, 孙武兴,等. CBD及水溶性CBD在人工胃液,肠液中稳定性研究绿色科技,2020,8:5)。另有研究表明,大麻二酚在酸性条件下可转化为四氢大麻酚(Michal P. Dybowski,Andrzej L. Dawidowicz, Rafal Typek, Michal Rombel. Conversion of cannabidiol(CBD) to Δ9-tetrahydrocannabinol (Δ9-THC) during protein precipitationsprior to plasma samples analysis by chromatography – Troubles with reliableCBD quantitation when acidic precipitation agents are applied. Talanta, 2020,220: 121390)。因此,在大麻二酚进入胃肠道过程中或其他酸性环境中降低四氢大麻酚形成的可能性,是保障其使用安全性的关键,且可极大地拓展其应用场景。
基于大麻二酚的结构,设计合成大麻二酚衍生物,可作为获得兼具良好稳定性及活性化合物的重要途径,对于制备新型的药物及化妆品具有重要意义。
现有大麻二酚衍生物大多关注其生物活性,如CN113336705A公开了一种大麻二酚-2-咪唑-1-甲酸酯及其应用,然而这些前药是否存在转化为四氢大麻酚的风险尚不明确,不能满足药物开发需求。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新型大麻二酚衍生物及其制备方法。本发明还提供了上述化合物及其药学上可接受的盐或溶剂化物,及其包含所述化合物的药物组合物,在制备神经胶质 细胞保护药物、抗乳腺癌药物及皮肤细胞保护化妆品中的应用。
本发明的化合物具有式I所示的结构:
式I
本发明提供的大麻二酚衍生物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将式II所示结构的大麻二酚与式III所示结构的6-氯烟酰氯在溶剂存在下进行反应得到式I所示结构的化合物。
根据本发明的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的制备方法,至少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新型的大麻二酚衍生物,所述大麻二酚衍生物为大麻二酚-2-烟酸酯,具有良好稳定性,对神经胶质 细胞损伤具有保护作用,对乳腺细胞具有抑制作用,对皮肤损伤细胞具有保护作用,可以制备为神经保护的药物、抗乳腺癌药物及皮肤细胞保护化妆品,在医药及化妆品生产中具有实际应用价值。
(2)本发明提供的制备方法,原料为式II所示结构物的大麻二酚与式III所示结构的6-氯烟酰氯,无催化剂,溶剂为常见溶剂,因此原料廉价易得。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产品加工研究所,未经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产品加工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213726.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