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单电阻三相电流重构方法、设备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有效
申请号: | 202210214144.1 | 申请日: | 2022-03-07 |
公开(公告)号: | CN114362625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7-29 |
发明(设计)人: | 赵贝石;李宝荣;毕磊;毕超 | 申请(专利权)人: | 峰岹科技(深圳)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2P21/22 | 分类号: | H02P21/22;H02P21/14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恒程创新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4542 | 代理人: | 苗广冬 |
地址: | 518000 广东省深圳市南山区高新***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电阻 三相 电流 方法 设备 计算机 可读 存储 介质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单电阻三相电流重构方法、设备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所述单电阻三相电流重构方法包括:接收逆变器三相高电平导通时间,根据预设测量开窗相、预设开窗时间以及所述三相高电平导通时间实时获取三相剩余高电平导通时间;根据所述预设测量开窗相、所述预设开窗时间以及所述三相剩余高电平导通时间经由驱动信号模块生成逆变器驱动信号驱动逆变器工作;在所述预设开窗时间采集流经所述逆变器测量电阻上的电流,基于采集的电流和三相绕组之间的电流关系获取每一相的相电流值。本发明消除传统采样方式的非观测区域,将整个电压矢量空间的相电流重构逻辑统一,使得采样电流连续性好、近似载波周期的平均电流,可用于高性能电机控制。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机相电流测量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单电阻三相电流重构方法、设备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背景技术
在电机的高性能控制中,电机相电流采样值作为控制器以及保护模块的输入,是整个电机驱动系统的重要环节。精确的电流采样是电机高效、稳定运行的前提。在注重成本的商用电机驱动产品中,单电阻采样由于其低廉的成本以及简单的结构受到广泛的青睐。然而,由于该采样方式只能在逆变器输出电压为非零矢量时才能获取相电流,因此,当参考电压矢量位于低调制度区域以及扇区切换区域,该方法会由于有效矢量太短而导致无法检测准确的相电流,低调制度区域以及扇区切换区域共同构成了非观测区域。
针对无法检测准确的相电流的问题,传统的单电阻采样方法在参考电压位于上述非观测区域时,采用将输出电压移相的方式,获取足够长时间的非零电压矢量,从而采集相电流信息。然而,由于移相、扇区切换导致采样电流并非一个载波周期的平均电流以及采样电流的非连续性,对电机的高性能控制带来不利影响。
上述内容仅用于辅助理解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并不代表承认上述内容是现有技术。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单电阻三相电流重构方法,旨在解决传统的单电阻采样方法因移相、扇区切换导致采样电流并非一个载波周期的平均电流以及采样电流的非连续性,对电机的高性能控制带来不利影响的技术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一种单电阻三相电流重构方法,所述单电阻三相电流重构方法包括:
接收逆变器三相高电平导通时间,根据预设测量开窗相、预设开窗时间以及所述三相高电平导通时间实时获取三相剩余高电平导通时间;
根据所述预设测量开窗相、所述预设开窗时间以及所述三相剩余高电平导通时间经由驱动信号模块生成逆变器驱动信号驱动逆变器工作;
在所述预设开窗时间采集流经所述逆变器测量电阻上的电流,基于采集的电流和三相绕组之间的电流关系获取每一相的相电流值。
进一步的,所述预设测量开窗相包括U开窗相和V开窗相,所述预设开窗时间包括第一开窗时间和第二开窗时间,所述根据预设测量开窗相、预设开窗时间以及所述三相高电平导通时间实时获取三相剩余高电平导通时间的步骤包括:
将所述三相高电平导通时间中U相的高电平导通时间去除与所述U开窗相对应的第一开窗时间,得到第一剩余高电平导通时间;
将所述三相高电平导通时间中V相的高电平导通时间去除与所述V开窗相对应的第二开窗时间,得到第二剩余高电平导通时间;
将所述三相高电平导通时间中W相的高电平导通时间作为第三剩余高电平导通时间;
其中,三相剩余高电平导通时间包括所述第一剩余高电平导通时间、所述第二剩余高电平导通时间和所述第三剩余高电平导通时间。
进一步的,所述根据所述预设测量开窗相、所述预设开窗时间以及所述三相剩余高电平导通时间经由驱动信号模块生成逆变器驱动信号驱动逆变器工作的步骤包括:
根据所述预设开窗时间生成所述驱动信号模块的定时器的第一比较值和第二比较值;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峰岹科技(深圳)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峰岹科技(深圳)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214144.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