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作业机械在审
申请号: | 202210214939.2 | 申请日: | 2022-03-07 |
公开(公告)号: | CN115042276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9-13 |
发明(设计)人: | 伊藤亮介;牛尾宪浩;小岛成;樫野芳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株式会社牧田 |
主分类号: | B27B17/00 | 分类号: | B27B17/00;B27B17/12;B27G19/00 |
代理公司: | 北京林达刘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277 | 代理人: | 刘新宇;张会华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作业 机械 | ||
本说明书提供一种用于对控制单元进行冷却的技术。作业机械包括:马达,其用于驱动作业部;风扇,其利用马达进行驱动,从而在第1空间形成空气流;控制单元,其配置于第1空间;分隔壁,其将第1空间和第2空间分隔;第1开口,其形成于分隔壁,将第1空间和第2空间连通;以及肋,其在第1空间内从分隔壁延伸,在该肋和控制单元之间形成供空气流通过的空气通路。控制单元包括:电路板,其用于控制马达的驱动;以及外壳,其用于收纳电路板。控制单元具有与肋相对的第1面。在从与第1面正交的第1方向观察时,肋与第1面至少局部地重叠。在第1方向上,肋与第1面之间的距离小于外壳的厚度。
技术领域
本说明书中公开的技术涉及一种作业机械。
背景技术
在专利文献1中公开了一种作业机械。作业机械包括:马达,其用于驱动作业部;风扇,其利用马达进行驱动,从而在第1空间形成空气流;控制单元,其配置于第1空间;分隔壁,其将第1空间和第2空间分隔;以及第1开口,其形成于分隔壁,将第1空间和第2空间连通。控制单元包括用于控制马达的驱动的电路板和用于收纳电路板的外壳。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20-179523号公报
发明内容
在上述的作业机械中,电路板在控制马达的驱动时发热。由此,控制单元整体发热。在风扇旋转时,空气经由第1开口向第1空间流入。通过流入的空气沿着控制单元流动,从而对控制单元进行冷却。随着流向电路板的电流量增加,电路板的发热量增加,期望提高控制单元的冷却性。在本说明书中提供一种能够提高控制单元的冷却性的技术。
本说明书公开了一种作业机械。作业机械包括:马达,其用于驱动作业部;风扇,其利用马达进行驱动,从而在第1空间形成空气流;控制单元,其配置于第1空间;分隔壁,其将第1空间和第2空间分隔;第1开口,其形成于分隔壁,将第1空间和第2空间连通;以及肋,其在第1空间内从分隔壁延伸,在该肋和控制单元之间形成供空气流通过的空气通路。控制单元包括:电路板,其用于控制马达的驱动;以及外壳,其用于收纳电路板。控制单元具有与肋相对的第1面。在从与第1面正交的第1方向观察时,肋与第1面至少局部地重叠。在第1方向上,肋与第1面之间的距离小于外壳的厚度。
在上述的结构中,在风扇旋转时,第2空间的空气从第1开口流入到第1空间。之后,空气通过肋和控制单元的第1面之间的空气通路流动至马达。根据上述的结构,由于在第1方向上肋与第1面之间的距离小于外壳的厚度,因此与在第1方向上肋与第1面之间的距离大于外壳的厚度的情况相比较,能够提高在肋和第1面之间流动的空气的流速。由于能够提高导热率,因此能够提高控制单元的冷却性。
附图说明
图1是从后方右侧观察实施例的作业机械2的立体图。
图2是从左侧观察实施例的作业机械2的侧视图。
图3是实施例的作业机械2的马达34附近的水平剖视图。
图4是实施例的作业机械2的传递机构40附近的水平剖视图。
图5是实施例的作业机械2的风扇38附近的纵剖视图。
图6是实施例的作业机械2的传递机构40、中间轴42和链轮44的立体图。
图7是实施例的作业机械2的控制单元70附近的横剖视图。
图8是实施例的作业机械2的控制单元70附近的纵剖视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株式会社牧田,未经株式会社牧田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214939.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