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高炉煤气湿式脱硫系统及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210215126.5 | 申请日: | 2022-03-04 |
公开(公告)号: | CN114410353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4-29 |
发明(设计)人: | 牛得草;王永敏;肖建;李巍;李宗然;张秀丽;杨伟明;杨晓东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京诚泽宇能源环保工程技术有限公司;中冶京诚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10K1/00 | 分类号: | C10K1/00;C10K1/12;C10K1/34 |
代理公司: | 北京三友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127 | 代理人: | 张丽;张德斌 |
地址: | 100176 北京市大兴***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高炉 煤气 脱硫 系统 方法 | ||
1.一种高炉煤气湿式脱硫系统,其特征在于,该系统包括自催化水解装置;
自催化水解装置设有反应腔、气体入口、气体出口、液体出口、旋转填料床层部和第一喷淋部,所述旋转填料床层部包括相连接的填料床层和驱动填料床层进行旋转的旋转件;其中,填料床层、第一喷淋部设置于反应腔内,自催化水解装置的气体入口与反应腔连通且催化水解装置的气体入口设置位置低于填料床层,第一喷淋部设置于填料床层上方能够实现自第一喷淋部喷淋出的液体喷淋至填料床层上,自催化水解装置的气体出口设置于反应腔顶部,自催化水解装置的液体出口设置于反应腔底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该系统进一步包括压力调整部,所述压力调整部的气体出口与所述自催化水解装置的气体入口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自催化水解装置中填料床层的外沿距离反应腔内侧壁的距离为5-20mm。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自催化水解装置在反应腔内进一步设有脱水除雾部,自催化水解装置的脱水除雾部设置于第一喷淋部与催化水解装置的气体出口之间。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
自催化水解装置的脱水除雾部的外侧壁与所述反应腔的内侧壁密封连接;
所述自催化水解装置在反应腔内进一步设有第二喷淋部,所述第二喷淋部设置于自催化水解装置的脱水除雾部与催化水解装置的气体出口之间。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高炉煤气湿式脱硫系统进一步包括混合碱液循环槽和混合碱液循环泵,所述混合碱液循环泵的泵出口与所述自催化水解装置的第一喷淋部连接,所述混合碱液循环泵的泵入口与所述混合碱液循环槽的流体出口连接,所述自催化水解装置的流体出口与所述混合碱液循环槽的回收液入口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1-6任一项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高炉煤气湿式脱硫系统进一步包括精脱硫塔,所述精脱硫塔下部设有气体入口、塔体顶部设有气体出口、塔体中部设有吸收填料层和碱液喷淋部、塔体底部设有流体出口,所述碱液喷淋部设置于所述吸收填料层上方;所述精脱硫塔的气体入口与所述自催化水解装置的所述气体出口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精脱硫塔进一步设有脱水除雾部,精脱硫塔的脱水除雾部设置于碱液喷淋部与精脱硫塔的气体出口之间。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
精脱硫塔的脱水除雾部的外侧壁与精脱硫塔塔体的内侧壁密封连接;
所述精脱硫塔进一步设有冲洗喷淋部,所述冲洗喷淋部设置于精脱硫塔的脱水除雾部与精脱硫塔的气体出口之间。
10.根据权利要求8或9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高炉煤气湿式脱硫系统进一步包括碱液循环槽和碱液循环泵,所述碱液循环泵的泵出口与所述精脱硫塔的碱液喷淋部连接,所述碱液循环泵的泵入口与所述碱液循环槽的流体出口连接,所述精脱硫塔的流体出口与所述碱液循环槽的回收液入口连接。
11.一种高炉煤气湿式脱硫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使用上述权利要求1-10任一项所述的高炉煤气湿式脱硫系统进行,该方法包括:
在自催化水解装置的填料床层处于高速旋转状态、第一喷淋部进行碱液喷淋的条件下,压力为10kPa-25kPa、温度为30-120℃的除尘后的高炉煤气自催化水解装置的气体入口进入催化水解装置反应腔中进行催化水解反应。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第一喷淋部喷淋的碱液的质量浓度0.1%-0.5%;
所述高速旋转的转速为200rpm-800rpm;
所述填料床层填充耐氯离子腐蚀不锈钢丝网;
所述碱液中的碱包括NaOH和/或Na2CO3。
13.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当所述高炉煤气湿式脱硫系统包括精脱硫塔时,该方法进一步包括:在精脱硫塔的碱液喷淋部进行碱液喷淋的条件下,催化水解反应得到的气体自精脱硫塔的气体入口进入精脱硫塔的塔体内部进行酸性介质脱除。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京诚泽宇能源环保工程技术有限公司;中冶京诚工程技术有限公司,未经北京京诚泽宇能源环保工程技术有限公司;中冶京诚工程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215126.5/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