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磷脂酰葡萄糖苷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在审
申请号: | 202210216000.X | 申请日: | 2022-03-07 |
公开(公告)号: | CN114410717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4-29 |
发明(设计)人: | 毛相朝;张海洋;李雪晗;孙建安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海洋大学 |
主分类号: | C12P19/44 | 分类号: | C12P19/44;A61K9/127;A61K47/26 |
代理公司: | 济南光启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7292 | 代理人: | 张瑜 |
地址: | 266003 ***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磷脂 葡萄 糖苷 及其 制备 方法 应用 | ||
本发明公开了磷脂酰葡萄糖苷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属于磷脂合成与修饰技术领域。本发明的磷脂酰葡萄糖苷,包括磷脂酰葡萄糖、磷脂酰氨基葡萄糖和磷脂酰‑N‑乙酰氨基葡萄糖,可通过以下方法制备得到的:磷脂酰胆碱与葡萄糖苷于双相反应体系中经磷脂酶D催化发生转磷脂酰化作用,合成磷脂酰葡萄糖苷;所述磷脂酶D选自PLDr34。所述磷脂酰葡萄糖苷作为活性物质在脂质体的制备、药物递送中的应用。本发明的磷脂酰氨基葡萄糖和磷脂酰‑N‑乙酰氨基葡萄糖,具磷脂和糖苷的活性与功能,具有磷脂酰氨基葡萄糖的功能,本发明的磷脂酰葡萄糖苷在活性功能评价、脂质体的制备和药物递送等方面具有更广阔的应用潜力。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磷脂酰葡萄糖苷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属于磷脂合成与修饰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磷脂(Phospholipids,PLs)是一类含磷的脂质的总称,多数是天然产物,少数通过人工合成获得。PLs中同时含有极性与非极性的部分,是一种重要的天然表面活性剂,在食品、医药及化妆品等领域应用广泛。PLs极性的头基部分是磷脂分类的标准之一,其非极性部分的脂肪链长与饱和度用于划分磷脂的亚组分。磷脂的脂肪酸组成差异与来源密切相关,大豆卵磷脂sn-1和sn-2位是饱和酸和不饱和脂肪酸混合配位,蛋黄磷脂sn-1位几乎全是饱和脂肪酸相,sn-2位通常是不饱和脂肪酸,南极磷虾油58%的磷脂在至少一个位置上含有n-3PUFAs,10%的磷脂在两个位置都含有n-3PUFAs。以上原料均可用作磷脂的改性与修饰研究。
近年来,糖基作为磷脂头基的磷脂酰糖苷受到了广泛的关注,其中,以磷脂酰葡萄糖苷(Phosphatidylglucoside,PtdGlc)的研究最为充分,磷脂酰葡萄糖是天然的磷脂酰糖苷,可从生物体中分离获得。而其它构型的磷脂酰糖苷如磷脂酰蔗糖、磷脂酰果糖和磷脂酰棉子糖的合成则需要借助磷脂酶D的转酯酰作用。磷脂酰葡萄糖及其衍生物亦被证明在胶质细胞发育与分化中起到重要的作用。除此之外,多项研究表明,磷脂制备的脂质体作为靶向递送的载体,可以减少包封物对生物体产生的副作用,磷脂包埋还可以增加包封物透过细胞膜的能力。此外,由于糖基中大量的羟基相互作用形成氢键,使得磷脂酰糖苷所制备的脂质体具备更好的稳定性,因此在靶向药物递送与缓释方面具有更为重要的应用前景。糖基的种类会对脂质体大小、聚集程度以及脱水复水稳定性等方面产生影响,例如,磷脂酰蔗糖苷的稳定性优于磷脂酰葡萄糖苷和磷脂酰棉子糖苷。
目前在磷脂酰糖苷方面的研究多集中于葡萄糖、果糖、甘露糖、棉子糖,在氨基葡萄糖和N-乙酰氨基葡萄糖的合成方面还未见报道。
氨基葡萄糖(Glucosamine,GlcN)和N-乙酰-D-氨基葡萄糖(N-acetyl-β-D-glucosamine,GlcNAc)作为葡萄糖的衍生物,在结构上由氨基或者乙酰氨基取代了葡萄糖2位的羟基。GlcN是一种天然的氨基单糖,也是软骨基质中合成蛋白聚糖所必需的重要成分。GlcNAc广泛存在于自然界中,同时也是甲壳素与壳聚糖的主要组成单体。GlcNAc作为一种重要的功能性单糖,具有抗肿瘤以及免疫调节活性,参与肝肾解毒琼胶寡糖。因此,相较于磷脂酰葡萄糖的合成,磷脂酰氨基葡萄糖和磷脂酰-N-乙酰氨基葡萄糖的合成更具有应用前景。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现有技术,本发明提供了两种新型的磷脂酰葡萄糖苷类化合物——磷脂酰氨基葡萄糖和磷脂酰-N-乙酰氨基葡萄糖,本发明还提供了这两种磷脂酰葡萄糖苷类化合物的制备方法及应用。本发明的制备方法步骤简单,得率高,结构单一,合成过程中不涉及有毒化学品。
本发明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磷脂酰葡萄糖苷(包括磷脂酰葡萄糖、磷脂酰氨基葡萄糖和磷脂酰-N-乙酰氨基葡萄糖),是通过以下方法制备得到的:磷脂酰胆碱与葡萄糖苷于双相反应体系中经磷脂酶D催化发生转磷脂酰化作用,合成磷脂酰葡萄糖苷;所述葡萄糖苷选自葡萄糖、氨基葡萄糖、N-乙酰氨基葡萄糖;所述磷脂酶D选自PLDr34。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海洋大学,未经中国海洋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216000.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