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耐热合金炉管抗渗碳性能的评判方法在审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2210216625.6 申请日: 2022-03-07
公开(公告)号: CN114659956A 公开(公告)日: 2022-06-24
发明(设计)人: 吴志刚;陈涛;陈学东;范志超 申请(专利权)人: 合肥通用机械研究院有限公司;合肥通用机械研究院特种设备检验站有限公司
主分类号: G01N15/08 分类号: G01N15/08;G01N1/28;G01N1/32
代理公司: 合肥和瑞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4118 代理人: 王挺;魏玉娇
地址: 230031 安徽*** 国省代码: 安徽;34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一种 耐热合金 炉管 渗碳 性能 评判 方法
【权利要求书】:

1.一种耐热合金炉管抗渗碳性能的评判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S1.针对待评判耐热合金炉管,截取至少2件长度100~150mm的管段,管段的两端封口且其中一端的封口面上预留用于加入固体渗碳剂的圆孔,制成炉管样件;

S2.取1件炉管样件作为对照组不进行渗碳试验,其余作为试验组在1000~1150℃条件下进行固体渗碳试验,试验时长20~200h;

S3.对试验组和对照组的炉管样件分别取样进行碳含量分析、维氏硬度试验、低倍酸蚀试验及金相显微组织观察试验,分别计算得到炉管样件的渗碳层厚度值dα、炉管样件的渗碳层厚度值dβ、炉管样件的渗碳层厚度值dγ、炉管样件渗碳层厚度值dδ

S4.对步骤S3得到的渗碳层厚度值进行综合分析计算,得到炉管的抗渗碳性能系数X,计算公式为X=100*(αdα+βdβ+γdγ+δdδ)/t,其中α、β、γ、δ为加权系数,t为高温渗碳试验的时长,α∈[0.15,0.25],β∈[0.15,0.25],γ∈[0.25,0.35],δ∈[0.25,0.35]且α+β+γ+δ=1。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耐热合金炉管抗渗碳性能的评判方法,其特征在于,若X≥1,则待评判耐热合金炉管属弱抗渗碳性;若0.1≤X<1,则待评判耐热合金炉管属次抗渗碳性;若X<0.1,则待评判耐热合金炉管属抗渗碳性。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耐热合金炉管抗渗碳性能的评判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2中所述固体渗碳试验的具体方法为:

a.从炉管样件封口面上预留的圆孔向炉管样件内腔注满粒径为1.5~3mm的固体渗碳剂;

b.对步骤a中的炉管样件在1000~1150℃条件下保温20~200h,进行渗碳试验。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耐热合金炉管抗渗碳性能的评判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b中采用最高温度1200℃、测温精度±1℃、控温精度±0.1℃箱式电阻炉对步骤a中的炉管样件进行渗碳试验。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耐热合金炉管抗渗碳性能的评判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3中所述碳含量分析的方法为:

a.在试验组和对照组的炉管样件上由内壁向外壁逐层取屑状化学成分试样;

b.采用CS-800碳硫分析仪对步骤a中的屑状化学成分试样进行碳含量分析,分别得到试验组和对照组中炉管样件沿壁厚方向的碳含量分布情况,对比得到试验组炉管样件的渗碳层厚度dα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耐热合金炉管抗渗碳性能的评判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3中所述维氏硬度试验的方法为:

a.在试验组和对照组的炉管样件上分别取全壁厚的块状试样;

b.试样经镶样、粗磨、细磨、抛光后,采用DVK-1S维氏硬度计沿试样的壁厚方向测定试样的维氏硬度,得到试验组和对照组的试样沿壁厚方向的维氏硬度分布情况,对比测得试验组炉管样件的渗碳层厚度值dβ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耐热合金炉管抗渗碳性能的评判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3中所述低倍酸蚀试验的方法为:

a.在试验组的炉管样件上径向环切截取10~15mm厚的环状试样;

b.根据NACE TM0498-2014标准,将环状试样在20wt.%的HNO3和4wt.%的HF混合酸溶液中浸泡2h,观察试样的渗碳层情况,并测量得到炉管样件的渗碳层厚度值dγ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耐热合金炉管抗渗碳性能的评判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3中所述金相观察试验的方法为:

a.在试验组和对照组的炉管样件上分别取全壁厚的块状试样;

b.试样截面经粗磨、细磨、抛光后,用10%草酸溶液电解侵蚀15~30s;

c.采用ZEISS Supra40扫描电子显微镜观察试样全截面金相组织,测得炉管样件渗碳层厚度值dδ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合肥通用机械研究院有限公司;合肥通用机械研究院特种设备检验站有限公司,未经合肥通用机械研究院有限公司;合肥通用机械研究院特种设备检验站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216625.6/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