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翼身融合体及飞行器在审
申请号: | 202210216826.6 | 申请日: | 2022-03-07 |
公开(公告)号: | CN114348265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4-15 |
发明(设计)人: | 谭兆光;周茜悦;张剑扬;李栋;吴大卫;冯凯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商用飞机有限责任公司;中国商用飞机有限责任公司上海飞机设计研究院;西北工业大学 |
主分类号: | B64C39/10 | 分类号: | B64C39/10;B64D25/00;B64C25/04 |
代理公司: | 深圳紫藤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4570 | 代理人: | 熊明 |
地址: | 200120 上海市***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融合 飞行器 | ||
本申请实施例公开了一种翼身融合体及飞行器。该翼身融合体应用于飞行器中。翼身融合体包括融合于一体的中心升力体和两个机翼,及至少两个鼓包。中心升力体的机腹上设有至少一个机腹应急出口,至少两个鼓包安装于机腹上,并靠近机腹应急出口,鼓包远离机腹的底面的离地高度小于机腹的最小离地高度。当飞行器正在降落而主起落架折断或因故障无法放下时,翼身融合体的至少两个鼓包可以代替主起落架与地面直接接触,以支撑起机腹,可以避免机腹直接擦地,并且鼓包靠近机腹应急出口,可以抬高机腹应急出口的离地高度,使机腹应急出口与地面之间具有足够的逃生空间以供人员快速撤离。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飞行器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翼身融合体及飞行器。
背景技术
翼身融合布局是未来飞行器发展的焦点之一,其机翼与机身融合为一个整体,大幅减小了全机的湿面积,降低了摩擦阻力和部件间的干扰阻力,具有升阻比高的特点。由于飞机重量和气动载荷沿着整个机体得到最佳分布,使整个机体都是一个升力体,可以获取更好的气动性能,有利于飞机超音速飞行,减少雷达反射面积,实现隐身。美国波音公司和欧洲多家航空工业公司都提出了翼身融合布局的客机方案,如波音公司提出的X-48B、X-48C方案;NASA和麻省理工学院团队提出的H3.2概念方案;英国剑桥和空客团队提出的“静音飞机概念方案SAX”SAX-40等。
由于翼身融合飞行器的座舱宽大且乘客分布密集,应急出口及应急通道布置困难,全体旅客在90s内难以安全撤离。为了保证全体旅客能够在90s内安全撤离,因此现有的翼身融合飞行器200’大多选择在后机身的机腹处布置应急出口,然而在紧急场景下,若主起落架折断或因故障无法放下,将导致机腹擦地,从而导致机腹处的应急出口的逃生空间受限。
发明内容
本申请提供一种翼身融合体及飞行器,以解决现有技术的翼身融合飞行器在主起落架折断或因故障无法放下时,导致机腹处的应急出口的逃生空间受限的问题。
一方面,本申请提供一种翼身融合体,包括:融合于一体的中心升力体和两个机翼,及至少两个鼓包;
所述中心升力体的机腹上设有至少一个机腹应急出口;
至少两个所述鼓包安装于所述机腹上,并靠近所述机腹应急出口;
所述鼓包远离所述机腹的底面的离地高度小于所述机腹的最小离地高度。
在一些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中心升力体的所述机腹包括融合于一体的前段和后段,所述前段的离地高度从机头向机尾延伸的方向逐渐降低,所述后段的离地高度从机头向机尾延伸的方向逐渐升高;
所述鼓包安装于所述后段上。
在一些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翼身融合体还包括至少两个用于收容主起落架的主起落架舱,所述后段的宽度从机头向机尾延伸的方向逐渐减小,所述主起落架舱位于所述鼓包内部。
在一些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鼓包包括与所述中心升力体连接的鼓包骨架,及覆盖所述鼓包骨架并与所述鼓包骨架连接的鼓包蒙皮;所述鼓包骨架和所述鼓包蒙皮限定出所述主起落架舱。
在一些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鼓包骨架包括与所述中心升力体连接的顶板,及与所述顶板两侧分别连接的两个壁板;
两个所述壁板朝远离所述中心升力体的方向延伸,两个所述壁板远离所述中心升力体的一面与所述鼓包蒙皮的表面贴合;
所述顶板、两个所述壁板和所述鼓包蒙皮限定出所述主起落架舱。
在一些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鼓包骨架还包括与两个所述壁板分别连接的多个隔框,多个所述隔框远离所述壁板的一面与所述鼓包蒙皮的表面贴合。
在一些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中心升力体包括升力体骨架,及覆盖所述升力体骨架并与所述升力体骨架连接的升力体蒙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商用飞机有限责任公司;中国商用飞机有限责任公司上海飞机设计研究院;西北工业大学,未经中国商用飞机有限责任公司;中国商用飞机有限责任公司上海飞机设计研究院;西北工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216826.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头部光学施加装置及经颅光调控设备
- 下一篇:一种垂挂水滴造型单层多向钢网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