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辐射制冷温差发电的智能捕蚊器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2210217570.0 | 申请日: | 2022-03-07 |
公开(公告)号: | CN115299418A | 公开(公告)日: | 2022-11-08 |
发明(设计)人: | 周玉晟;詹耀辉;戴明光;王吉宁;章新源;朱虹雨;荀浩轩;徐修冬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融睿纳米复材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01M1/02 | 分类号: | A01M1/02;A01M1/20;H02K7/116;H02N11/00 |
代理公司: | 苏州智品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2345 | 代理人: | 唐学青 |
地址: | 215000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辐射 制冷 温差 发电 智能 捕蚊器 装置 | ||
本申请提出一种基于辐射制冷温差发电的智能捕蚊装置。该智能捕蚊装置包括:框体、防逃逸装置、发光模块及冷凝水模块,框体的顶部配置有电源模块,电源模块连接电源模块包括热电片,防逃逸装置包括:复数叶片及驱动部件,复数叶片通过传递部件连接并连接至驱动部件,框体的与顶部相对的底部设有底座,底座上设有固定底座,固定底座上配置有发光模块,冷凝水模块包括冷凝管道及水槽,冷凝管道一端连接凹槽,另一端连接配置于框体内的水槽,且所述水槽位于发光模块的上方,水槽内配置有加热板。捕蚊器采用自供电的方式克服利用太阳能电池板时对安装位置要求的限制以及为了供其在夜间使用还需要电池来存储能量以供夜间使用,提高了运行的经济效益。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光学技术领域,涉及一种基于辐射制冷温差发电的智能捕蚊装置。
背景技术
光触媒是光与触媒的合成词,是一种以二氧化钛为代表的具有光催化功能的光半导体材料的总称。光触媒具有以下主要功能和特点:①全面性:光触媒可以有效地降解甲醛、硫化氢、苯、甲苯、二甲苯、氨、TVOC等污染物,并具有高效广谱的消毒性能,能将细菌或真菌释放出的毒素分解及无害化处理;②持续性:在反应过程中,光触媒本身不会发生变化和损耗,在光的照射下可以持续不断地净化污染物,具有时间持久、持续作用的优点;③安全性:无毒、无害,对人体安全可靠;最终的反应产物为二氧化碳、水和其他无害物质,不会产生二次污染。在实践中利用它产生二氧化碳的特性用于捕蚊器中,二氧化碳对蚊虫具有吸引作用。但是当前一般的户外捕蚊器,为了维持其工作需要额外配置电路使用市电或太阳能与储能电池结合,这样增加了捕蚊器的成本,且对安装的位置有了一定的限制。
为此,需要改进现有的捕蚊器。
发明内容
为解决上述存在的问题。本申请提出一种基于辐射制冷温差发电的新型的智能捕蚊器,以解决上述提及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申请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基于辐射制冷温差发电的智能捕蚊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框体、防逃逸装置、发光模块及冷凝水模块,
所述框体的顶部配置有电源模块,所述电源模块连接所述电源模块包括热电片,
所述防逃逸装置包括:复数叶片及驱动部件,所述叶片通过传递部件连接并连接至所述驱动部件,
所述框体的与顶部相对的底部设有底座,所述底座上设有固定底座,所述固定底座上配置有发光模块,
所述冷凝水模块包括冷凝管道及水槽,所述冷凝管道一端连接凹槽,另一端连接配置于框体内的水槽,且所述水槽位于发光模块的上方,所述水槽内配置有加热板。其采用的辐射制冷薄膜,可以全天候,不受环境因素影响的进行自供电,无需外部电源供电。
优选的,该驱动部件为步进电机,其配置于框体的顶部,且所述步进电机输出端连接百叶窗。所述步进电机通过齿轮或者皮带传动带动叶片通过翻转而实现百叶窗闭合。
优选的,该电源模块包括热电片,所述热电片包括热端、冷端和输出导线,
其中,所述冷端的辐射制冷材料为P薄膜,热端为导热性能良好的铝片。
优选的,该热电片包括第一热电片及第二热电片,且第一热电片及第二热电片倾斜一定角度。
优选的,该基于辐射制冷温差发电的智能捕蚊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凹槽,其配置于热电片的边缘,用以汇聚经辐射制冷薄膜液化的水珠。
优选的,该凹槽的一侧设有出水口,所述出水口连接至冷凝管道。
优选的,该基于辐射制冷温差发电的智能捕蚊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电路控制箱,其配置于所述框体的顶部且位于热电片的下方侧。
优选的,该加热板为PTC加热板,其配置于水槽内,所述PTC加热板电性连接控制单元。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融睿纳米复材科技有限公司,未经苏州融睿纳米复材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217570.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