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育成期种番鸭管理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210218709.3 | 申请日: | 2022-03-08 |
公开(公告)号: | CN114651783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6-24 |
发明(设计)人: | 徐厚斌;黄烨;黄永强;邱晓春;赵巧珍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黄氏番鸭食品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01K67/02 | 分类号: | A01K67/0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36300 安徽省阜阳市阜南县地***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育成 期种番鸭 管理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育成期种番鸭管理方法,其管理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过渡期饲养,将种番鸭从育雏舍转移到育成舍,S2、断喙,断喙针对第四周内的番鸭,操作时左手食指伸进鸭嘴并压住鸭舌。本发明通过每周每只鸭子根据体重量,未达标准体重的鸭子按3‑10克增加料量,对体重超标的鸭子维持料量,称饲料误差不能超过正负0.5斤,否则喂养的鸭子实际体重就出现太重或太轻的不整齐现象,过渡饲料不能太快,因为各型号饲料营养水平不同,会导致鸭子不适应,阻碍鸭子生长,饲料过度期分三个阶段,每一个阶段为3天,以原饲料与新饲料3:1,3:3,1:3的比例过度,共计9天,消除人为因素造成的后备鸭整齐度差,提高产蛋的一致性,从而提高产蛋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番鸭管理技术领域,具体为育成期种番鸭管理方法。
背景技术
育成期是指5-25周,为了使种鸭生产性能的遗传潜力得到充分发挥,育成期的生长要加以控制,方法是控制饲料量(限饲)及良好的管理,这阶段饲养管理的好坏,会影响性成熟、产蛋及种用价值,现有的育成期种番鸭管理方法存在缺陷,具体表现在以下方面:
(1)现有的育成期种番鸭公母饲养比例不一,影响种番鸭的整齐度,不能及时淘汰病、弱、残鸭;(2)均匀度不好,容易出现体型大的越来越大,小的则发育越趋迟滞,其结果是开产后产蛋率上升很慢,常常不能达到应有的产蛋高峰,即使达到,时间也很短,并急速下降,均匀度差;(3)不方便根据种番鸭的周期重量调节管理方法,影响种鸭的生长情况及整齐度。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育成期种番鸭管理方法,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现有的育成期种番鸭公母饲养比例不一,影响种番鸭的整齐度,不能及时淘汰病、弱、残鸭,而且均匀度不好,容易出现体型大的越来越大,小的则发育越趋迟滞,其结果是开产后产蛋率上升很慢,常常不能达到应有的产蛋高峰,即使达到,时间也很短,并急速下降,均匀度差,也不方便根据种番鸭的周期重量调节管理方法,影响种鸭的生长情况及整齐度。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育成期种番鸭管理方法,其管理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过渡期饲养
将种番鸭从育雏舍转移到育成舍;
S2、断喙
断喙针对第四周内的番鸭,操作时左手食指伸进鸭嘴并压住鸭舌,左手大拇指轻压在鸭头顶上,右手持经过清洗消毒的剪刀一次性断掉鸭上豆喙的一半,即完成断喙操作;
S3、断翅
种番鸭在饲养到100天时,剪短翅膀主羽三分之二;
S4、体重控制与限饲
第五周开始进入育成期管理,每周末定期、定时称重,直至开产为止,要求喂前空腹随机抽样,比例为鸭群10%;
S5、选种、配种
公母应分开饲养,公鸭群必须加入10%母鸭作为性母鸭;
S6、均匀度控制
对8-20周龄的种番鸭通过饲养密度、饲喂方法与称重将其均匀度控制在80%以上;
S7、疾病控制
重点预防肝炎、浆膜炎、大肠杆菌、鸭瘟、禽霍乱、细小病毒、禽流感;
S8、日常管理
①平时注意及时淘汰病、残、弱鸭,
②每次喂料前,先将喂料区清扫干净,
③每天清早喂料前,及时清洗饮水槽,保证有不间断的干净饮水供应。
优选的,所述种番鸭断喙时的注意事项:
①避免与疫苗接种或转群等大应激操作同时进行,
②断喙前1天和当天在饲料中添加维生素K3,饮水中添加多维,
③断喙操作时间,应选在鸭群状况正常时的白天进行,夏季高温天气应在早晚气温低时进行,
④断喙时一次拦鸭不要过多,防止打堆,同时要注意观察鸭只出血情况,如出血过多,饮水加VK3,
⑤饲养员不得私自更改断喙。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黄氏番鸭食品有限公司,未经安徽黄氏番鸭食品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218709.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二维三自由度相对调平装置及方法
- 下一篇:一种计算机图像处理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