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神经外科微创手术无框架定位仪在审
申请号: | 202210219063.0 | 申请日: | 2022-03-08 |
公开(公告)号: | CN114431972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5-06 |
发明(设计)人: | 宋立坤 | 申请(专利权)人: | 宋立坤 |
主分类号: | A61B90/14 | 分类号: | A61B90/14;A61B17/00;H02K9/06 |
代理公司: | 杭州寒武纪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3271 | 代理人: | 李鹏 |
地址: | 256400 山东省淄博市***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神经外科 手术 框架 定位 | ||
本发明涉及一种神经外科微创手术无框架定位仪,包括调节装置、散热装置和定位仪本体,所述调节装置的内侧设置有散热装置,所述调节装置的底部设置有定位仪本体,所述调节装置包括外壳,所述外壳的内壁右侧固定安装有伺服电机,所述伺服电机的输出端固定安装有转动杆,所述转动杆的外侧固定安装有主动齿轮,所述主动齿轮的顶部啮合有从动齿轮,所述外壳的内部且位于伺服电机的上方固定安装有支撑板,所述从动齿轮的顶部固定安装有一端贯穿并延伸到支撑板上方的转动轴。该神经外科微创手术无框架定位仪,以便适应医护人员的最佳使用状态,从而有效的提升了手术时的稳定性和精准性,如此整体实现了便于调节定位仪本体位置的优点。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神经外科手术定位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神经外科微创手术无框架定位仪。
背景技术
神经外科是外科学中的一个分支,是在外科学以手术为主要治疗手段的基础上,应用独特的神经外科学研究方法,研究人体神经系统,如脑、脊髓和周围神经系统,以及与之相关的附属机构,如颅骨、头皮、脑血管脑膜等结构的损伤、炎症、肿瘤、畸形和某些遗传代谢障碍或功能紊乱疾病,如:癫痫、帕金森病、神经痛等疾病的病因及发病机制,并探索新的诊断、治疗和预防技术的一门高精尖学科。
在神经外科微创手术过程中为了提高手术效率,通常会用到定位仪对患者头部进行定位,例如中国专利:CN110141318B中提出的一种神经外科微创手术无框架定位仪,不仅减少了医生比对患者医学影像在患者头部对应量角和或画线等操作,而且提高了精度手术精准度,同时降低手术成本,但是仍然不具备调节位置的功能,使其不仅会引起患者不适,同时也会对医护人员造成一定影响,因此,不但降低了定位仪的使用效果,且大大影响了患者的手术效率。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神经外科微创手术无框架定位仪,具备便于调节位置的优点,解决了现有的定位仪不具备调节位置的功能因此不但会引起患者不适同时也会对医护人员造成一定影响的问题。
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神经外科微创手术无框架定位仪,包括调节装置、散热装置和定位仪本体,所述调节装置的内侧设置有散热装置,所述调节装置的底部设置有定位仪本体,所述调节装置包括外壳,所述外壳的内壁右侧固定安装有伺服电机,所述伺服电机的输出端固定安装有转动杆,所述转动杆的外侧固定安装有主动齿轮,所述主动齿轮的顶部啮合有从动齿轮,所述外壳的内部且位于伺服电机的上方固定安装有支撑板,所述从动齿轮的顶部固定安装有一端贯穿并延伸到支撑板上方的转动轴。
进一步,所述转动轴的顶部固定安装有螺纹杆,所述螺纹杆的外侧螺纹连接有螺纹块。
进一步,所述螺纹块的左右两侧均固定安装有承重板,两个所述承重板的顶部均固定安装有稳固杆。
进一步,两个所述稳固杆相对的一侧之间固定安装有固定台,两个所述稳固杆的顶部均固定安装有连接杆。
进一步,两个所述连接杆相对的一侧均活动安装有活动杆,两个所述活动杆的外侧均套接有位于两个连接杆之间的弹簧。
进一步,两个所述活动杆相对的一侧均固定安装有夹持板,两个所述活动杆相背的一侧均固定安装有握柄。
进一步,所述散热装置包括第一齿轮,所述第一齿轮的底部啮合有第二齿轮。
进一步,所述第二齿轮的内部固定安装有旋转杆,所述旋转杆的右侧固定安装有扇叶。
进一步,所述转动杆的外侧且位于主动齿轮的左侧固定安装有第一齿轮,所述外壳的底部固定安装有定位仪本体。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申请的技术方案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宋立坤,未经宋立坤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219063.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