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耐热型硅橡胶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210219085.7 | 申请日: | 2022-03-08 |
公开(公告)号: | CN114437551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5-06 |
发明(设计)人: | 万贤钧 | 申请(专利权)人: | 万贤钧 |
主分类号: | C08L83/07 | 分类号: | C08L83/07;C08L61/10;C08L79/08;C08K7/26;C08K3/36;C08K3/26;C08K5/00;C08K5/5398;C08J7/056;C09D171/02;C09D183/04 |
代理公司: | 北京智行阳光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738 | 代理人: | 王亮军 |
地址: | 643202 四川省***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耐热 硅橡胶 材料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本发明涉及硅橡胶材料制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耐热型硅橡胶材料及其制备方法,每份硅橡胶材料中包括以下质量份的原料:生胶100‑130份、白炭黑10‑12份、KH570硅烷偶联剂5‑8份、苯酚甲醛树脂3‑7份、补强填充剂30‑45份、改性亲水溶液31.2‑93.6份、二烷基二硫代磷酸锌5‑10份、聚酰亚胺7‑9份、硼酸三乙酯7‑9份和正硅酸乙酯10‑13份,且其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按量称取原料,备用;S2、将生胶、白炭黑、KH570硅烷偶联剂、补强填充剂、二烷基二硫代磷酸锌、聚酰亚胺和硼酸三乙酯在搅拌机中充分搅拌混合,并于55℃烘箱中干燥4‑6小时。本发明有助于提升硅橡胶材料的亲水能力,同时,减少与人体皮肤接触界面的摩擦,从而有效地起到抑制细菌滋生的效果。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硅橡胶材料制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耐热型硅橡胶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硅橡胶是指主链由硅和氧原子交替构成,硅原子上通常连有两个有机基团的橡胶。普通的硅橡胶主要由含甲基和少量乙烯基的硅氧链节组成。苯基的引入可提高硅橡胶的耐高、低温性能,三氟丙基及氰基的引入则可提高硅橡胶的耐温及耐油性能。
此外,硅橡胶具有无味无毒,不怕高温和抵御严寒的特点,还有良好的电绝缘性、耐氧抗老化性、耐光抗老化性以及防霉性、化学稳定性等。由于具有了这些优异的性能,使得硅橡胶在现代医学中广泛发挥了重要作用。但是由于硅橡胶材料表面疏水能力强,导致硅橡胶材料在与人体的接触界面处摩擦较大,容易引起细菌的繁殖,因此亟需一种耐热型硅橡胶材料及其制备方法来解决所述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耐热型硅橡胶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耐热型硅橡胶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包括
一种耐热型硅橡胶材料,每份硅橡胶材料中包括以下质量份的原料:生胶100-130份、白炭黑10-12份、KH570硅烷偶联剂5-8份、苯酚甲醛树脂3-7份、补强填充剂30-45份、改性亲水溶液 31.2-93.6份、二烷基二硫代磷酸锌5-10份、聚酰亚胺7-9份、硼酸三乙酯7-9份和正硅酸乙酯10-13份。
优选的,所述生胶为甲基乙烯基硅橡胶、甲基苯基乙烯基硅橡胶和二甲基硅橡胶中的一种。
优选的,所述补强填充剂为纳米二氧化硅和纳米碳酸钙按质量比 1:1组成的混合填充物。
优选的,所述改性亲水溶液的制备原料包括无水乙醇、N,N-二甲基甲酰胺、聚氧乙烯烷基胺、有机树脂和磷酸胆碱,且其质量比为 6:1:3:(3-5):11。
优选的,所述改性亲水溶液的制备方法如下:
步骤一,在容器中依次加入无水乙醇、N,N-二甲基甲酰胺和磷酸胆碱混合,常温下磁力搅拌5-7分钟,混合均匀后加入1.5%的聚氧乙烯烷基胺,继续搅拌10-20分钟至混合均匀,放置30分钟消泡后备用;
步骤二,向复配溶剂中加入有机树脂,在400-450r/min的转速下搅拌30-35分钟,消泡后备用。
优选的,所述有机树脂为聚甲基硅树脂、聚乙基硅树脂和聚芳基有机硅树脂中的一种。
一种耐热型硅橡胶材料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按量称取原料,备用;
S2、将生胶、白炭黑、KH570硅烷偶联剂、补强填充剂、二烷基二硫代磷酸锌、聚酰亚胺和硼酸三乙酯在搅拌机中充分搅拌混合,并于55℃烘箱中干燥4-6小时;
S3、将干燥后的混合物料置于真空箱内,抽真空后进行脱泡,得到脱泡产物;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万贤钧,未经万贤钧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219085.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