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含芴有机硅低介电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210219323.4 | 申请日: | 2022-03-08 |
公开(公告)号: | CN114716681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7-08 |
发明(设计)人: | 朱庆增;张睿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东大学 |
主分类号: | C08G77/38 | 分类号: | C08G77/38 |
代理公司: | 济南金迪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7219 | 代理人: | 王素平 |
地址: | 250199 山***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有机硅 低介电 材料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含芴有机硅低介电材料及其制备方法。该含芴有机硅低介电材料含有双酚芴类结构单元、聚硅氧烷结构单元。将双酚芴类分子引入氨烃基聚硅氧烷制得了含芴有机硅低介电材料,降低了聚硅氧烷基体材料的介电常数,保持了聚硅氧烷材料的本征性能,如优异的疏水性能、耐高温性能。该含芴有机硅低介电材料的介电常数在2.10~2.50范围内,有望应用于5G技术领域及柔性微纳米器件和集成电路中。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含芴有机硅低介电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属于新材料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近年来随着微电子工业的迅速发展,电子元器件趋于小型化,电路集成度越来越高,要求芯片的功能不断增强,体积不断缩小,布线也越来越复杂。芯片特征尺寸的不断减小与互连线密度的不断增大,使得导线间电容、层间电容以及导线电阻增加,从而使得导线电阻R和电容C产生的RC延迟有所上升,引起信号传输的延迟、串扰及能量损耗,限制了集成电路向高速度、高密度、低能耗以及多功能方向发展,因此需要开发新型的低介电常数材料。
中国专利文献CN102408251A提供了一种低介电常数介孔氧化硅薄膜材料的制备方法,该方法将三嵌段聚合物聚氧乙烯-聚氧丙烯-聚氧乙烯和两嵌段聚合物聚二甲基硅氧烷-聚氧乙烯加入到聚合氧化硅溶胶中形成低聚硅酸盐前躯体溶液,然后经老化、旋涂到硅片上,再经焙烧制得低介电常数介孔氧化硅薄膜材料,其介电常数为1.9~2.8。该方法虽然可以明显降低材料的介电常数,但是大量大尺寸的孔洞会削弱材料的力学性能,过于疏松的结构也不利于承载高密度集成的电子元器件。中国专利文献CN105418927A提供了一种低介电常数材料薄膜及其制备方法,该方法以含氟萘乙基有机硅单体和烃基二氯硅烷为起始原料,以四甲基二乙烯基硅氧烷为封端剂,通过缩合反应制得含氟萘乙基乙烯基硅油,将含氟萘乙基乙烯基硅油和含氢硅油或者含氢硅氧烷混合,涂于硅片上形成一层薄膜,利用紫外光照射使所述薄膜发生发应,然后对薄膜进行退火处理,制得所述低介电常数材料薄膜,其介电常数为2.0~2.5。该方法工艺较为复杂,并且在受热条件下会产生氟化氢气体,腐蚀金属导线及电子元器件,不利于工业化生产。
聚硅氧烷兼具有机聚合物及无机材料的特性,具有突出的耐热性,良好的分子柔顺性,低玻璃化转变温度,优良的疏水性,极性及本征介电常数较低,聚硅氧烷的介电常数通常为2.8左右,为了更好地应用于微电子通讯领域,需要对其进行分子设计,以获得介电常数更低的材料。因此,为了满足微电子工业的发展需求,迫切需要开发合成工艺简单、环境友好、综合性能优良的低介电常数聚硅氧烷材料。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含芴有机硅低介电材料及其制备方法。本发明通过在聚硅氧烷聚合物中引入双酚芴类大体积刚性基团,制备了具有低介电常数的含芴有机硅材料,本发明所述材料的介电常数为Dk=2.10~2.50,介电稳定性好,并且保持了聚硅氧烷材料良好的疏水性能。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含芴有机硅低介电材料的制备方法,包括步骤如下:
将双酚芴类分子、氨烃基聚硅氧烷、多聚甲醛溶于有机溶剂中,于搅拌的条件下进行回流反应;反应完成后,所得反应液经碱液洗涤,再水洗至中性;之后经酸液洗涤后,水洗至中性;所得有机相干燥后除去溶剂,产物经真空干燥得到含芴有机硅低介电材料。
根据本发明优选的,所述双酚芴类分子的结构式如下式I所示:
式I中,取代基R1、R2、R3、R4、R5、R6、R7、R8各自独立的选自氢、苯基、苯基乙烯基、仲丁基苯基或叔丁基苯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东大学,未经山东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219323.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基于机器视觉的车载屏幕背板的缺陷检测方法
- 下一篇:一种磁铁自动化组装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