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高温气冷堆蒸汽发生器螺旋换热管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210221587.3 | 申请日: | 2022-03-07 |
公开(公告)号: | CN114632837B | 公开(公告)日: | 2022-10-11 |
发明(设计)人: | 庄建新;韩敏;许文军;韦刚;唐洁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银环精密钢管有限公司;宝银特种钢管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1C37/12 | 分类号: | B21C37/12;B21C37/30;C21D1/00;C21D1/26;C21D1/28;C21D1/76;C21D1/773;C21D8/10;C21D9/08;C23C8/10 |
代理公司: | 江苏英特东华律师事务所 32229 | 代理人: | 邵骅 |
地址: | 214203 ***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高温 气冷 蒸汽 发生器 螺旋 热管 制备 方法 | ||
1.一种高温气冷堆蒸汽发生器螺旋换热管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下述步骤:
(1)穿孔及荒管退火:
将T22材质圆钢管坯加热穿孔形成无缝荒管;再对荒管进行退火热处理;
(2)荒管酸洗、检验:
将步骤(1)形成的荒管进行酸洗去除表面氧化皮,然后清水冲洗净,并吹干;同时对荒管进行表面质量检验;
(3)多道次中间管冷轧及热处理:
将步骤(2)检验合格的荒管进行多道次冷轧缩径和退火热处理;
(4)成品冷拔及成品热处理:
将步骤(3)的中间管进行冷拔成成品管,冷拔后进行去油并进行保护气氛成品正火热处理+回火热处理,形成成品换热管;
(5)矫直及检验:
对步骤(4)中的成品管进行矫直,然后分别进行超声波检验、涡流检验、理化性能检验、水压实验、表面目视及尺寸检验;
(6)螺旋管成形:
将检验合格的成品直管进行螺旋成形,将螺旋管两端的直管进行弯管,然后再周向弯到螺旋管面上;
(7)消应力热处理及检验:
将成形的螺旋管固定后,放入真空热处理炉进行消应力热处理;将热处理后的螺旋管进行清洁,再经几何尺寸和表面质量检验合格后完成螺旋换热管的制备;
所述步骤(3)中采用两道次中间管冷轧及热处理;检验合格的荒管进行一道次冷轧缩径,变形量控制在60%~70%,冷轧Q值为1.2±0.2;冷轧后进行去油、退火热处理,然后进行矫直、酸洗、检验、修磨、倒角处理;
再对冷轧后的中间管进行二道次冷轧缩径,变形量控制在75%~85%,Q值为1.2±0.2;然后进行保护气氛退火热处理,再进行矫直、检验、修磨、倒角处理;
Q=(lnSu-lnS0)/((ln(Du-Su)-ln(D0-S0)),其中D0为中间管冷轧前外径,Du为冷轧后外径,S0为冷轧前壁厚,Su为冷轧后壁厚。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温气冷堆蒸汽发生器螺旋换热管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二道次冷轧缩径后的退火保护气氛为氮气和氢气。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温气冷堆蒸汽发生器螺旋换热管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两个道次的冷轧过程中,冷轧芯棒定径区域长度为100±10mm。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温气冷堆蒸汽发生器螺旋换热管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4)中成品管冷拔变形量为32%~37%。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温气冷堆蒸汽发生器螺旋换热管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1)中圆钢管坯加热温度为1150~1230℃,荒管退火温度为760±15℃,保温85~95min后空气冷却;
所述步骤(3)中第一道次退火温度为760±15℃,保温60~70min后空气冷却;第二道次退火温度为760±15℃,保温50~60min后空气冷却;
所述步骤(4)中正火热处理温度为940±5℃,保温时间20~25min后炉内快速冷却至小于50℃出炉;回火热处理温度为760±5℃,保温时间40~45min后炉内冷却至小于50℃出炉。
6.如权利要求1-5任一项所述的高温气冷堆蒸汽发生器螺旋换热管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5)矫直过程中,成品管不旋转直线前进,矫直机辊子以成品管子为中心绕着管子周向运动。
7.如权利要求1-5任一项所述的高温气冷堆蒸汽发生器螺旋换热管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5)中水压测试后对管内充加热的氮气进行干燥。
8.如权利要求1-5任一项所述的高温气冷堆蒸汽发生器螺旋换热管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6)中螺旋成形采用多头螺旋管成型机多根螺旋管同时成形。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银环精密钢管有限公司;宝银特种钢管有限公司,未经江苏银环精密钢管有限公司;宝银特种钢管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221587.3/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