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通风装置及其应用在审
申请号: | 202210222329.7 | 申请日: | 2022-03-07 |
公开(公告)号: | CN114659203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6-24 |
发明(设计)人: | 饶砚迪;赵雅彬;周艳萍;张天虎 | 申请(专利权)人: | 燕山大学 |
主分类号: | F24F7/003 | 分类号: | F24F7/003;F24F7/02;F24F7/06;F24F8/167;F24F13/078;F24F11/89;F24F11/65;F24F11/64;F21S11/00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诚辉律师事务所 11430 | 代理人: | 刘婷;朱伟军 |
地址: | 066004 河北***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通风 装置 及其 应用 | ||
本申请属于建筑设备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通风装置及其应用。通风装置主要包含净化管与通风管。净化管内壁为高反射材料,将光线由集光器反射到散光挡板。净化管内壁表面分散涂抹二氧化钛复合光催化剂,能在太阳光作用下将空气中的污染物降解,提高室内空气质量。通风管上设置旋转叶片式新风口、排风口与轴流风扇,根据室内空气质量监测情况自动开启开闭。新风口与排风口开启时,室外新风与室内排风在通风管混合换热,实现高效的热回收。
技术领域
本申请属于建筑设备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通风装置及其应用。
背景技术
室内照明能耗在建筑能耗中占比也较高,利用自然采光技术能够大大降低建筑照明用电量,节约照明能耗。对于天然采光不足的房间,以光导照明为代表的新型天然采光技术已被广泛应用,如地下室、车库等。光导照明系统一般包括室外集光器、导光管以及室内散光装置。集光器为半球形透明装置,能够收集太阳光。导光管为封闭结构,内壁为高反射率材料,能使太阳光线从集光器经多次反射后到达室内。散光装置的作用是使光线发生漫射,均匀照亮室内。
随着我国对居住建筑节能要求的提高,建筑围护结构的密闭性也在逐渐提高,导致室内新风不足、室内空气污染物积聚、空气质量下降。在采暖季节,直接开窗通风会带走大量室内热量,产生能耗浪费。利用光催化等空气净化技术,能够去除室内污染物,降低室内对新风量的需求。光催化反应需要光源激发,光催化剂表面的气体流动可增加空气污染物与光催化剂的接触,提高反应效率。利用热回收技术,能够将室内排风中的携带的热量传递给新风,提高新风温度,降低能耗浪费。传统的热回收过程在空气换热器或专门的热回收装置内完成,需要风扇驱动,新风与排风只发生表面传热,无传质过程,换热不完全。
发明内容
1.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基于传统的热回收过程在空气换热器或专门的热回收装置内完成,需要风扇驱动,新风与排风只发生表面传热,无传质过程,换热不完全的问题,本申请提供了一种通风装置及其应用。
2.技术方案
为了达到上述的目的,本申请提供了一种通风装置,包括依次连接的空气净化组件、通风组件和控制组件,所述空气净化组件与控制组件连接;所述空气净化组件包括集光器和净化管,所述净化管内壁设置有光催化剂层,所述集光器与所述净化管配合使用,所述通风组件包括通风管,所述通风管一端与所述净化管一端连通,所述通风管另一端与送风口连接,所述通风管内设置有轴流风机,所述通风管上设置有新风口和排风口,所述控制组件包括相互连接的空气质量检测器和控制器,所述排风口与所述控制器连接,所述新风口与所述控制器连接,所述轴流风机与所述控制器连接。
本申请提供的另一种实施方式为:所述通风管包括依次连通的通风管连接段、水平段和送风口连接段,所述新风口设置于所述通风管连接段,所述排风口设置于所述送风口连接段,所述集光器设置于所述通风管连接段顶部。
本申请提供的另一种实施方式为:所述水平段为锯齿形。
本申请提供的另一种实施方式为:所述净化管另一端与进风格栅一端连接,所述进风格栅另一端与散光挡板连接,所述净化管内壁采用高反射材料制备。
本申请提供的另一种实施方式为:所述新风口上设置有旋转叶片,所述排风口上设置有旋转叶片。
本申请提供的另一种实施方式为:所述散光挡板采用聚四氟乙烯膜制备。
本申请提供的另一种实施方式为:所述光催化剂层为二氧化钛复合光催化剂层。
本申请提供的另一种实施方式为:所述通风管外侧设置有保温层。
本申请提供的另一种实施方式为:所述送风口为百叶风口。
本申请还提供一种对所述的通风装置的应用,将所述通风装置应用于建筑物室内通风。
3.有益效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燕山大学,未经燕山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222329.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智能监控看护方法、系统和电子设备
- 下一篇:一种环境监测用液态样品存放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