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用于将电缆附接至外壳构件的部件在审
申请号: | 202210222716.0 | 申请日: | 2022-03-09 |
公开(公告)号: | CN115085103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9-20 |
发明(设计)人: | H.里珀;Y.阿舒尔;V.库马斯 | 申请(专利权)人: | 泰科电子连接印度私有有限公司;泰连德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2G3/02 | 分类号: | H02G3/02;H05K7/02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柳沈律师事务所 11105 | 代理人: | 陈曦 |
地址: | 印度班***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用于 电缆 附接至 外壳 构件 部件 | ||
示出了一种用于将电缆(90)附接至外壳构件(50)的部件(10),其包括具有至少一个附接元件(21)的附接部(20)以及管状的电缆夹持部(30),该电缆夹持部一体地连接至附接部(20)并且形成电缆通道(35),其中,电缆夹持部(30)包括配置为偏转到电缆通道(35)中的至少一个夹持舌部(31)。另外,示出了具有这样的部件(10)的外壳组件(100)和具有这样的部件(10)的连接组件(200)。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用于将电缆附接至外壳构件的部件。
背景技术
外壳构件和部件可以是外壳组件的部分,外壳组件可以用于将电缆附接至外部元件,例如到接地连接。这样的系统例如用于汽车中。
然而,先前的系统难以组装并且容易出现组装错误。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解决方案,其使得组装简单且安全。
根据本发明,这通过一种用于将电缆附接至外壳构件的部件来满足,其包括具有至少一个附接元件的附接部以及管状的电缆夹持部,该电缆夹持部一体地连接至附接部并且形成电缆通道,其中电缆夹持部包括至少一个夹持舌部,其可以偏转到电缆通道中。
附接部允许可靠地附接至外壳构件。电缆可以被引导到电缆通道中,其中,当夹持舌部未被偏转到电缆通道中时,电缆可以是可移动的。这允许对电缆和连接进行调节。当已经进行调节时,夹持舌部可以偏转到电缆通道中,由此,夹持舌部将电缆固定在位。利用该解决方案,简单的组装成为可能。
本发明可以通过以下发展和配置进一步改进,这些发展和配置各自是有利的并且可以随机地彼此组合。
夹持舌部可以包括向内指向的夹持突起以改善保持效果。夹持突起可以配置为压入或挖入电缆的电缆护套,从而实现良好的保持效果。并不旨在对电缆护套进行破坏,而是电缆护套仅塑性地变形。夹持突起的窄配置,例如作为销或条,使得能够同时以较小的力实现电缆护套的良好塑性变形。夹持突起可以突出到电缆通道中。
在易于制造的实施例中,夹持突起可以布置在夹持舌的自由端。
条状或带状的夹持元件可以用于施加夹持力。夹持元件可以以夹持状态固定。特别地,电缆扎带可以用作夹持元件。电缆扎带目前特别是指这样的元件,其具有带状的带齿部和与其连接的头部,其中带状部可以以棘齿状的方式被固定。固定可以重复释放或不能非破坏性地释放。
为了能够接收这样的夹持元件并且能够将其保持在所希望的位置,夹持舌部可以在外侧具有沿着电缆夹持部的周向方向延伸的引导凹槽。引导凹槽可以由两个引导条限定或形成,它们彼此间隔开并且从夹持舌部的其余部分突出。这样的引导凹槽不需要存在于夹持部的其余部分上。
为了实现例如简单的操作,夹持舌部可以从外部操纵。为此,夹持舌部可以至少部分地从电缆夹持部的外壁突出。特别是在调节状态或静止状态中可以是这种情况,其中静止状态可以是没有力作用在夹持舌部上的无力状态。调节状态可以是这样的状态,其中夹持元件没有充分地夹持夹持舌部,于是仍然可以对电缆进行调节。
在有利的实施例中,夹持部在夹持舌部的区域中的径向截面配置为当附接夹持元件时至多以预定值向内偏置夹持舌部。这可以防止损坏电缆护套或者夹持力过大。预定值可以对应于突出的程度或处于与其限定的关系。例如,它可以对应于在引导条的区域中的突出的程度减去引导条相对于引导凹槽的基部的高度。
特别地,当夹持舌部与夹持部的其余部分形成圆形外周时,夹持舌可以至多以预定值向内偏转。当使用条状的或带状的夹持元件时,可以简单地将其向下扎紧,直到它处于完全抵接。夹持舌部或夹持突起然后可以自动地偏转到最大程度,使得它们不会损坏电缆的护套。
夹持部可以包括框柱夹持舌部的突破部。这可以稳定夹持部。另外,这可以改善保持效果并且限制最大夹持力。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泰科电子连接印度私有有限公司;泰连德国有限公司,未经泰科电子连接印度私有有限公司;泰连德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222716.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