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电池模块在审
申请号: | 202210222993.1 | 申请日: | 2022-03-07 |
公开(公告)号: | CN115084766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9-20 |
发明(设计)人: | M·法尔克;P·克勒纳;C·福尔克默;S·莫斯托菲 | 申请(专利权)人: | 保时捷股份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M50/258 | 分类号: | H01M50/258;H01M50/242;H01M50/244;H01M50/284;H01M50/291;H01M50/289;H01M50/293;H01M10/48 |
代理公司: | 北京北翔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85 | 代理人: | 潘飞;郑建晖 |
地址: | 德国斯***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电池 模块 | ||
一种电池模块,具有:电池模块壳体(12);电池单体组(14),电池单体组具有多个电池单体(16)并且被布置在电池模块壳体(12)中,其中电池单体组(14)至少以外表面(60,62,64,66,68,70)支撑在电池模块壳体(12)的内表面(20)上;以及电池单体监测单元(22),电池单体监测单元藉由信号线路(32)与电池单体(16)连接,其中在电池单体组(14)的支撑在电池模块壳体(12)的内表面(20)上的外表面(60,62,64,66,68,70)上布置有保护板(18),在保护板的朝向或背离电池单体组(14)的侧上设有留空部(30),在留空部中布置有信号线路(32)的至少一个区段。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电池模块,该电池模块具有:电池模块壳体;电池单体组,该电池单体组具有多个电池单体并且被布置在该电池模块壳体中,其中该电池单体组至少以外表面支撑在该电池模块壳体的内表面上;以及电池单体监测单元,该电池单体监测单元藉由信号线路与电池单体连接。
背景技术
根据现有技术已知电池模块,这些电池模块包括电池模块壳体和多个彼此电互连的电池单体(尤其袋形单体)。这些电池单体以电池单体组的形式被布置在电池模块壳体内部并且通常藉由信号线路与电池单体监测单元连接,藉由该电池单体监测单元监测运行(即在充电与放电过程)中的电池单体并且由此在早期识别电池单体的故障运行。
在电池单体被推入到电池模块壳体中之前,这些电池单体通常藉由对应的器件被夹紧成电池单体组。在电池单体组的推入状态下,电池单体组以外表面贴靠在电池模块壳体的内表面上,其中信号线路被布置在该电池单体组的外表面上。将信号线路布置在与冷却装置邻接的外表面上是不期望的,因为信号线路可能会对电池单体组的冷却造成不利影响。
在电池模块的运行中,电池单体可能会膨胀,这导致电池单体组的外表面在电池模块壳体的内表面上的压力增加。布置在电池单体组的外表面上的信号线路是不平整的,其中电池单体在这样的不平整处上的贴靠或压紧会导致电池单体加速老化。
发明内容
因此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电池模块,在该电池模块中可以将信号线路以简单且成本有效的方式布置在电池单体组上,其旨在防止因布置信号线路而对电池单体的冷却效果或老化产生影响。
根据本发明,这个目的通过下文所述的电池模块来实现。
在电池单体组的支撑在电池模块的内表面上的外表面上布置有保护板,在该保护板的朝向或背离电池单体组的侧上设有留空部,在该留空部中布置有信号线路的至少一个区段,通过上述方式,信号线路可以铺设在电池单体组上,而在此不会产生不平整处并且因此在此不会加速藉由保护板贴靠在电池模块壳体的内表面上的电池单体的老化。保护板与布置在留空部中的信号线路共同构成平坦的面,由此在一个或多个电池单体膨胀时电池单体组平面式地贴靠在电池模块壳体的内表面上。此外,信号线路被布置在外表面上,在该外表面上没有布置冷却装置,即没有布置冷却板,由此信号线路不会影响电池单体组的冷却并且由此可以确保对电池单体组进行可靠的冷却。
在一个优选的设计方案中,设有至少一个温度传感器,该至少一个温度传感器藉由信号线路与电池单体监测单元连接。信号线路具有用于将电池单体与电池单体监测单元联接的第一信号线路以及用于将温度传感器与电池单体监测单元联接的第二信号线路。藉由该至少一个温度传感器可以检测电池单体的温度并且可以防止电池单体出现过热。由此可以防止电池单体和电池模块起火。优选地设有多个温度传感器,其中尤其分别为每个电池单体指配有一个温度传感器。
优选地设有用于检测至少一个电池单体的电压的至少一个电压检测元件,其中该电压检测元件藉由信号线路与电池单体监测单元连接。由此可以检测并监测电池单体的电压,因此例如可以在早期识别电池单体的功能故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保时捷股份公司,未经保时捷股份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222993.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排气声音调谐系统和方法
- 下一篇:主动型噪音控制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