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发票智能生成会计凭证并自动税务申报的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2210223320.8 | 申请日: | 2022-03-09 |
公开(公告)号: | CN114626930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6-14 |
发明(设计)人: | 林俊财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东百望金税政务软件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Q40/00 | 分类号: | G06Q40/00;G06Q30/04 |
代理公司: | 亳州速诚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4157 | 代理人: | 左德忠 |
地址: | 510405 广东省广州***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发票 智能 生成 会计凭证 自动 税务 申报 系统 | ||
本发明涉及智能政税技术领域,公开了发票智能生成会计凭证并自动税务申报的系统,包括中台管理系统、电子文档系统、会计做账软件、发票机器人和用户端;其中,所述用户端上传扫码的纸质板发票及其银行凭证文件到会计做账软件上,点击请求做账,会计做账软件将临时存储影像、文档文件发生识别指令传输给发票机器人。本发明中通过向税务API机器人发送连接请求并建立连接,附带税务申报表,税务API机器人接受税务申报表,通过人工智能识别方式对税务申报表信息进行识别归类、提取处理,根据的电子税务局网站提供的链接接口进行链接,并对税务表信息按照税务局提供的标准文档报表进行生成,间生成的报表上传至电子税务局完成税务申报。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智能政税技术领域,具体为发票智能生成会计凭证并自动税务申报的系统。
背景技术
现在的电子信息系统中,处理票据生成凭证的方法,都是通过会计进行原始票据的手动整理,然后在系统中编制凭证,这样的做法不仅工作量特别大,而且还容易出现错误,需要会计多次核对,大大影响了工作效率。特别是在一些中型或者小型的企业中,由于缺少优秀的会计,非常容易出现会计凭证处理上的问题。
现有技术中的发票或者银行的凭证在财务人员需要进行报税处理时,需要经过复杂的审核流程,无疑会造成税务申报时间的延长。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发票智能生成会计凭证并自动税务申报的系统,解决了背景技术中所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发票智能生成会计凭证并自动税务申报的系统,包括中台管理系统、电子文档系统、会计做账软件、发票机器人和用户端;其中,所述用户端上传扫码的纸质板发票及其银行凭证文件到会计做账软件上,点击请求做账,会计做账软件将临时存储影像、文档文件发生识别指令传输给发票机器人,所述发票机器人将识别的发生识别影像、文件的文字信息返回会计做账软件内;
所述会计做账软件智能生成凭证信息,附带用户端上传的纸质板发票、银行凭证文件发送给中台管理系统进行存储;
所述中台管理系统发送附凭证信息、用户端上传的纸质版发票和银行凭证文件的储存指令给电子文档系统;所述电子文档系统发送存档回执到中台管理系统上;
还包括至少一个税控服务器以及税控设备,所述用户端发送发票、等办指令信息到会计做账软件内,会计做账软件将用户端的用户信息传输给税控服务器,所述税控设备根据用户端的用户信息智能匹配税控设备将开票指令传输给税控服务器;
所述税控设备开具发票、附带发票打包完成回执传输给税控服务器;税控服务器将附带发票以及打包成回执传输给会计做账软件,所述会计做账软件将发票信息智能生成凭证信息,附开具的发票发送给中台管理系统进行储存,所述中台管理系统将发票信息智能生成的凭证,附开具的发票和用户信息传输给电子文档系统,电子文档系统将凭证信息和开具发票分用户分类存档,形成回执并回传给中台管理系统;所述中台管理系统将存档后的回执发送给会计做账软件,并最终发送给用户端;
还包括智能进行职工购买五险一金及申报个税系统和智能进行企业当月或当季度或当年度税务及五险一金和个税申报及其扣费系统、发票及银行凭证等电子文档及影像的智能处理生成凭证的方法逻辑和增值税发票智能开具并智能生成凭证的方法逻辑。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智能进行职工购买五险一金及申报个税系统包括以下执行步骤:
S1、用户端发送职工购买五险一金及申报个税的请求,并附上职工基本信息和薪酬信息到会计做账软件;
S2、会计做账软件发送调度职工申报薪酬信息及申报职工五险一金信息和用户信息传输给税控服务器;
S3、税控服务器根据用户信息,匹配对应的税控设备,并发送税控设备绑定信息给所对应的税控设备;
S4、税控设备绑定成功后发送回执信息给税控服务器,并监理数控设备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东百望金税政务软件有限公司,未经广东百望金税政务软件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223320.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