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高吸附性活性炭制备设备及高吸附性活性炭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210223926.1 | 申请日: | 2022-03-09 |
公开(公告)号: | CN114524435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5-24 |
发明(设计)人: | 王嘉帅 | 申请(专利权)人: | 王嘉帅 |
主分类号: | C01B32/39 | 分类号: | C01B32/39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030000 山*** | 国省代码: | 山西;1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吸附性 活性炭 制备 设备 方法 | ||
本发明涉及一种高吸附性活性炭制备设备及高吸附性活性炭制备方法,包括底板、支腿、粉碎筒、粉碎装置和刮壁装置,所述的底板的上端面对称安装有支腿,支腿的上端固定连接有粉碎筒,粉碎筒的内部设置有粉碎装置,粉碎装置的左右两侧设置有刮壁装置。本发明可以解决现有的颚式破碎机、对辊式破碎机以及锤式破碎机在对煤块进行破碎后都存在不能及时对粉碎装置表面粘附的煤料进行清理的问题,不仅减少了煤料的浪费现象,降低了破碎成本,还避免了对粉碎装置的运行造成影响,从而延长了粉碎装置的使用寿命。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高吸附性活性炭制备领域,特别涉及一种高吸附性活性炭制备设备及高吸附性活性炭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活性炭是用木材、煤块、果壳等含碳物质在高温缺氧条件下活化制成黑色粉末或黑色颗粒,具有巨大的比表面积。因此,活性炭具有很强的吸附性能,广泛应用于废气和废水处理领域。其中以煤块为原料制作活性炭的过程中,需要先将煤块进行粉碎处理,再经特殊生产工艺精制而成。
现有的粉碎设备主要有颚式破碎机、对辊式破碎机以及锤式破碎机,三种设备都能对煤块进行破碎处理,其中:
1.颚式破碎机是利用两块动颚板之间的挤压力和剪力对煤块进行破碎的,其结构简单,运行稳定,但破碎比较大,煤块的破碎效果较差,且破碎过程结束后,无法及时将粘附在动颚板上的煤料刮落,从而造成资源的浪费;
2.对辊式破碎机是利用两个轧辊之间的挤压和剪切作用对物料进行破碎的,破碎比较小,但对物料的喂料均匀度较高,当物料呈扁平状时,轧辊的破碎能力就相对较差,破碎效果也不明显,破碎过程结束后,也无法对轧辊表面粘附的煤料进行清理,相应的会造成煤料的浪费。
3.锤式破碎机是利用高速转动的锤头对下落的煤块进行击打、剪切和冲击,从而将煤块破碎,其破碎比介于颚式破碎机和对辊式破碎机之间,破碎过程中锤头和破碎筒壁上容易粘附有煤料,在破碎过程结束后,不能自行清理锤头和破碎筒壁上粘附的煤料,从而造成煤料的浪费现象。
综上所述:现有的三种破碎设备在对煤块进行破碎后都存在不能及时对破碎部件表面粘附的煤料进行清理的问题,不仅会造成煤料的浪费现象,增加破碎成本,还会对破碎部件的运行造成影响,减少破碎部件的使用寿命。
发明内容
(一)技术方案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高吸附性活性炭制备设备,所述的底板的上端面对称安装有支腿,支腿的上端固定连接有粉碎筒,粉碎筒的内部设置有粉碎装置,粉碎装置的左右两侧设置有刮壁装置。
所述的粉碎筒包括粉碎筒体、上料箱和下料部件,其中支腿的上端固定连接有粉碎筒体,粉碎筒体的上端面中部安装有上料箱,上料箱的底部和粉碎筒体的内部连通,粉碎筒体的下端面安装有下料部件。
所述的下料部件包括矩形落料口、L形密封板、限位插销、矩形插座、限位孔和导料箱,其中粉碎筒体的底部开设有矩形落料口,矩形落料口的前端通过销轴转动连接有L形密封板,L形密封板的后端侧壁上滑动贯穿有限位插销,矩形落料口后方的粉碎筒体上固定安装有矩形插座,矩形插座的中部开设有限位孔,L形密封板的外侧设置有导料箱,导料箱的上端固定安装在粉碎筒体的底部。
所述的粉碎装置包括转动机构、一号粉碎辊、二号粉碎辊、一号粉碎齿环、二号粉碎齿环、转轴和捣碎机构,其中底板的上端面安装有转动机构,转动机构的上端延伸至粉碎筒体的内部并对称安装有一号粉碎辊,一号粉碎辊上从上至下均匀安装有一号粉碎齿环,两个一号粉碎辊之间的位置左右对称设置有两组二号粉碎辊,每组二号粉碎辊对称设置在一号粉碎辊的前后两侧,二号粉碎辊的下端固定连接有转轴,转轴的下端通过轴承安装在粉碎筒体的底部,二号粉碎辊上从上至下均匀安装有二号粉碎齿环,一号粉碎齿环和相邻的二号粉碎齿环相互接触,粉碎筒的上端安装有捣碎机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王嘉帅,未经王嘉帅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223926.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基于旋风分离原理的缩径螺旋除尘通道
- 下一篇:一种五自由度串并混联机器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