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株缓解结肠炎的长双歧杆菌婴儿亚种及应用在审
申请号: | 202210224209.0 | 申请日: | 2022-03-09 |
公开(公告)号: | CN114574390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6-03 |
发明(设计)人: | 杨波;陈卫;李明洁;陈海琴;刘小鸣;崔树茂;赵建新;张灏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南大学 |
主分类号: | C12N1/20 | 分类号: | C12N1/20;A61K35/745;A61P1/00;A61P1/04;A23L33/135;A23L2/38;C12R1/01 |
代理公司: | 哈尔滨市阳光惠远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23211 | 代理人: | 仇钰莹 |
地址: | 214122 江苏省无锡市滨***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缓解 结肠炎 长双歧 杆菌 婴儿 应用 | ||
本发明公开了一株缓解结肠炎的长双歧杆菌婴儿亚种及应用,属于生物技术领域。本发明提供的长双歧杆菌婴儿亚种CCFM1210,具有免疫调节能力,能改善肠道屏障,缓解结肠炎。经动物实验证明,经长双歧杆菌婴儿亚种CCFM1210干预可使小鼠的组织损伤显著减轻,髓过氧化物酶水平显著降低,结肠组织中紧密连接蛋白的含量显著增加,促炎细胞因子IL‑1β和IL‑6水平显著下调,抑炎细胞因子IL‑10水平显著上升,丁酸的浓度显著增加,肠道菌群的多样性明显提高,菌群的紊乱得以缓解。采用本发明的长双歧杆菌婴儿亚种CCFM1210制备的药物或益生菌制剂,相对于用于治疗结肠炎的传统药物具有一定的优势,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株缓解结肠炎的长双歧杆菌婴儿亚种及应用,属于微生物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炎症性肠病(IBD)是一种慢性肠道炎症性疾病,溃疡性结肠炎(UC)是IBD的主要形式之一,其主要特征是肠道屏障功能减弱和肠道免疫系统失调,UC患者最常见的症状为腹泻、直肠出血、里急外重、粘液流出、腹痛。溃疡性结肠炎的确切发病机制尚不清楚,目前认为涉及到几个因素,包括免疫反应失调、肠道微生物改变、遗传易感性和环境因素等。溃疡性结肠炎直接影响生活质量,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法对提高溃疡性结肠炎患者的生活质量至关重要。目前采用的常规治疗药物为:柳氮磺胺吡啶水杨酸制剂如美沙拉嗪等;皮质类固醇常用药为强的松或地塞米松,然而长期使用上述药物会产生副作用,包括导致高血压、糖尿病、骨质疏松等。
鉴于现有治疗方案存在的多种问题,替代传统方法的缓解结肠炎的方案显得尤为重要了,新的治疗方案包括针对细胞因子和粘附分子的生物制剂、益生元、益生菌,一些微生物代谢物如不饱和脂肪酸,短链脂肪酸等。而上述多种疗法的可行性也促使我们继续寻找应用更广泛、潜力更巨大,同时又具有缓解结肠炎作用的膳食补充剂。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长双歧杆菌婴儿亚种在制备预防和/或治疗结肠炎的产品中的应用,所述长双歧杆菌婴儿亚种能够用于制备预防和/或治疗结肠炎的产品中。
本发明的第一个目的是提供一株长双歧杆菌婴儿亚种(Bifidobacterium longumsubsp.infantis)CCFM1210,所述长双歧杆菌婴儿亚种CCFM1210保藏于广东省微生物菌种保藏中心,保藏编号为GDMCC No:62234,保藏日期为2022年1月23日。
所述长双歧杆菌婴儿亚种CCFM1210是从来源于江苏扬州的婴儿粪便样本中分离得到的,具有如下特性:
(1)在MRS固体培养基上的菌落呈现乳白色、表面光滑、圆形凸起;
(2)有助于预防和/或治疗结肠炎;
(3)有助于提高哺乳动物肠道内的短链脂肪酸含量。
本发明还提供了含有所述长双歧杆菌婴儿亚种CCFM1210的微生物制剂。
在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微生物制剂是液体菌剂或固体菌剂。
在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微生物制剂中长双歧杆菌婴儿亚种的活菌数不低于1×109CFU/g或1×109CFU/mL。
在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微生物制剂的制备方法为:将所述长双歧杆菌婴儿亚种CCFM1210的种子液按照占培养基总质量2~4%的接种量接种到添加半胱氨酸的MRS培养基中,于37℃厌氧培养24~36h,得到培养液;将培养液离心,得到菌体;将菌体用生理盐水清洗3~4次后重悬,得到微生物制剂。
在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微生物制剂还含有细胞保护剂;所述细胞保护剂包括但不限于脱脂乳、海藻糖、蔗糖中的一种或多种的混合。
在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细胞保护剂包括130g/L脱脂乳、20g/L海藻糖和20g/L蔗糖。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南大学,未经江南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224209.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