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仿生水黾机器人及其运动控制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210225710.9 | 申请日: | 2022-03-07 |
公开(公告)号: | CN114563973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5-31 |
发明(设计)人: | 吴润熹;黄翰涛;吴刻;詹嘉俊;张莹莹;吴静婷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东工业大学 |
主分类号: | G05B19/042 | 分类号: | G05B19/042;B63B35/00 |
代理公司: | 广州粤高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44102 | 代理人: | 黄志铖 |
地址: | 510090 广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生水 机器人 及其 运动 控制 方法 | ||
1.一种仿生水黾机器人,包括主体框架(1),分别连接于所主体框架(1)前后两端的一对前支撑腿(2)和一对后支撑腿(3),对称设于所述主体框架(1)两侧且位于所述前支撑腿(2)和后支撑腿(3)之间的一对驱动腿(4),以及连接所述驱动腿(4)且用于驱动所述驱动腿(4)进行往复摆动的传动装置(5),其特征在于,所述前支撑腿(2)和后支撑腿(3)与水面接触的部分为经过超疏水处理的部分,所述驱动腿(4)的摆动平面与水面的夹角α为14°~16°。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仿生水黾机器人,其特征在于,每个前支撑腿(2)包括一端与所述主体框架(1)铰接的第一连接腿(21),铰接在所述第一连接腿(21)另一端的第一疏水板(22),所述后支撑腿(3)包括一端与所述主体框架(1)铰接的第二连接腿(31),铰接在所述第二连接腿(31)另一端的第二疏水板(32),所述第一连接腿(21)的长度大于所述第二连接腿(31)的长度,所述第一疏水板(22)和第二疏水板(32)与水面保持平行。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仿生水黾机器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疏水板(22)和第二疏水板(32)均为铝板,所述铝板表面均匀设有微米级凹槽,所述铝板表面还涂覆有超疏水涂层。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仿生水黾机器人,其特征在于,所述微米级凹槽的大小为0.5μm~5μm。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仿生水黾机器人,其特征在于,所述超疏水涂层为十三氟辛基三甲氧基硅烷和乙醇的混合涂层。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仿生水黾机器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疏水板(22)和第二疏水板(32)表面的接触角为149°~151°。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仿生水黾机器人,其特征在于,所述传动装置(5)包括驱动电机(51),连接所述驱动电机(51)的主动齿轮(52),与所述主动齿轮(52)啮合的第一从动齿轮(53),与所述第一从动齿轮(53)啮合的第二从动齿轮(54),以及与所述第二从动齿轮(54)啮合的第三从动齿轮(55),以及两端分别转动连接每个驱动腿(4)和所述主体框架(1)的辅助连杆(56),一对驱动腿(4)分别与所述第二从动齿轮(54)和第三从动齿轮(55)的齿轮盘面活动铰接,所述第二从动齿轮(54)和第三从动齿轮(55)的直径相同。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仿生水黾机器人,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腿(4)远离齿轮盘面的一端设有划水板(41),所述划水板(41)朝向水面延伸出一段距离。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仿生水黾机器人,其特征在于,所述主体框架(1)的顶部还设有搭载平台(11)。
10.一种仿生水黾机器人的运动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
驱动腿(4)的初始位置为:驱动腿(4)的轴线与水面的夹角θ为14°~16°,驱动腿(4)的轴线与前支撑腿(2)和后支撑腿(3)的对称线的夹角β为29°~31°,且所述驱动腿(4)的初始位置朝向前支撑腿(2)方向;
所述驱动腿(4)从初始位置开始摆动,在竖直方向所述驱动腿(4)做朝向水面的上下运动,在水平方向所述驱动腿(4)做由前支撑腿(2)朝向后支撑腿(3)的前后摆动运动,当驱动腿(4)前后摆动达到0°且竖直方向运动至0°时,划水板(41)接触水面,驱动腿(4)进入划水阶段,产生推力推动仿生水黾机器人前进;当驱动腿(4)前后摆动达到-29°~-31°且竖直方向运动至-14°~-16°时,驱动腿(4)结束划水阶段并开始往回摆动,直至驱动腿(4)恢复到初始位置,完成一个运动过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东工业大学,未经广东工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225710.9/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